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1 文言译精准确保得10分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1 文言译精准确保得10分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33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1 文言译精准确保得10分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33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1 文言译精准确保得10分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33
文言译精准,确保得 10 分——分值比较大,得失关成败丢分警示:考场上,文言文翻译丢分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实词不落实,句子不通顺”。具体表现在答题时没有“得分点”意识,重点考查的词语翻译不准,有遗漏,句式特点翻译不到位,虚词语法作用没体现,脱离语言环境等。所以,答题时必须有得分点意识,一定要把这几个“点”译清楚,才能得满分!第 1 讲 增强 4 个意识,突破翻译瓶颈传主意识圈点标画,弄清传主所言所行,理清人物、事件前后关系,确保胸中有全局语境意识上挂下联,弄清所译句子前后语境,把握语言要素,便于推测语意采分意识准确锁定关键字词,依据语境,联系教材、成语以及所学知识,准确翻译通顺意识留、换、调、删、补,译完再通读,符合当今的语言习惯,通顺流畅一、传主意识——弄清是谁做了什么事【阅卷反馈】据阅卷经验,考生在翻译句子的时候,由于弄不清人物、事件的关系,甚至因为不清楚古人称呼名、字的习俗,或者不习惯古人命名的奇特,导致把名字当做一般实词、虚词进行硬译,闹出笑话,因而丢分,殊为可惜!【知识点醒】古文中,传主姓名首次出现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即简称,或称官职,或称名,或称表字,或称号。由于古人名字大多单音,往往容易使考生混淆,强行翻译,导致失误。例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如果不知其故,强行翻译,就会丢分。[例 1] [2019·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文,翻译画线句子。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这是人名的称呼方式——称官职和称姓名。了解了这些,对贾生遭受陷害的现实会有全面的认识,利于翻译句子。答案: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参考译文】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设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初步制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1.1 文言译精准确保得10分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