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在村"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建扶贫工作的对策研究XX县区构建quot;五在村quot;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建扶贫工作的对策研究一、XX县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及形势(一)基本情况近年来,XX县区以党建扶贫促脱贫攻坚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全面消除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从20XX年底的2.1亿元增加到10.4亿元。一是坚持调度推进。通过目标导向、责任落实、常态调度等方式,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把党建与脱贫攻坚拧成quot;一股绳quot;.推行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在务川县石朝乡,XX县区黄莲乡、XX县区关兴镇等贫困乡镇建立党建扶贫联系点,进行集团帮扶、整乡推进,带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建扶贫联系点720个。二是坚持固本强基。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龙头公司、产业基地、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720个;深入实施以打造400个基层党建示范点、整顿转化100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培育100个集体经济强村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提升工程;探索推行quot;党建+电商quot;quot;党建+众筹quot;等quot;党建+扶贫quot;模式,大力推广quot;龙头带动型quot;quot;协会拉动型quot;等5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推动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三是坚持配强力量。大力选拔致富带头人担任贫困村quot;项目quot;书记,选派驻村干部4606名,组建驻村工作组902个,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抓扶贫;深入开展quot;双培双带quot;quot;党群连心户quot;等活动,把党员责任区、示范岗设在致富项目上;建立了以大学生村官、产业带头人等为主体的quot;千名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quot;.第1页共13页四是坚持整合资源。深入开展quot;支部结对,干群结亲quot;活动,各级干群结亲29.57万对,提供项目支持2742个。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激励机制,市县两级单位部门分别负责包干帮扶1个贫困村,发动1000家非公企业帮扶1000个贫困村;市县两级全面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五是坚持教育引导。深入开展quot;党的声音进万家quot;活动,从思想上quot;拔穷根quot;;深入开展遍访活动,帮助贫困群众开思路、增信心;坚持思想引导、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并重,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开展quot;五梳理三带头quot;大讨论,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志和决心。(二)党建扶贫面临的形势一是全市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仍然存在。各县(市、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现象,且贫困人口居住条件恶劣、总体素质偏低、自身致富能力较弱,实现同步小康难度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农村资源分散的矛盾比较突出。土地、项目等资源不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农村工作力量整体效应没有明显体现。三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需要破解。需要成立和培育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quot;强村富民quot;,与农民形成quot;抱团发展quot;,实现共同富裕。四是贫困人口素质偏低,动员和发动群众难。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不足,思想相对保守,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不同程度存在quot;等、靠、要quot;的思想,增加了脱贫攻坚难度。(三)制约党建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的因素一是责任因素。有的党组织找不到党建促脱贫的抓手,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工作相割裂,导致党建扶贫工作的责任制还未完全落实,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二是组织因素。有的地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单一、结构不优、总量不大,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还不强,动员和组织群众还不够,没有让群众分享发展成果,导致说话没人听、第2页共13页做事没人跟。三是干部因素。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干部紧缺、人才断层问题。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结构不优、引领发展不力。党员quot;双带quot;能力偏弱,6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仍占一定比例。四是资源因素。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发挥好引领和统筹作用,导致项目资金quot;统quot;得不够、quot;分quot;得充分,资源闲置多、整合少,单打独斗多、抱团发展少,短平快多、持续稳定少。五是评价因素。部分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