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11.把盐放到水里(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继续认识固体的性质,主要认识固体的溶解现象,并了解如何分离液体中的不同固体。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实验把沙子和盐放到水里,认识不同的固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实验现象明显,不需花太多的时间。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反思”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讨论,从中选择一个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展开实验,假设盐溶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究。教材把实验步骤写出来,让学生围绕着它展开实验,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得出结论后,让学生讨论为什 么 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让学生体验要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真正体验水的溶解能力。做完这个实验后,提问:100毫升水中能溶解与盐同样多的糖吗?运用数据得出像盐或糖这样的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溶于水,哪些固体不溶于水。 2.知道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验证哪些固体能溶解于水,哪些固体不溶于水。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100 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水的净化和海水晒盐。 【教学重点】 盐溶解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100 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盐、糖、烧杯、水、药匙、搅拌棒、沙子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把一粒盐放到水里会怎样呢?猜一猜?生:会不见了。 2.师:把一粒沙子放到水里会怎样呢?猜一猜?生1:会不见了。生2:在水中还可以看见。 3.师:我们猜得对不对呢?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视频,看一看怎样使用搅拌棒搅拌?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做实验。 把 2 克的盐和 2 克的沙子分别放入装有 100m l 的冷水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静止一会儿后再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师:盐不见了吗?沙子呢?生:沙子仍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