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块一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与学生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不能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二、新课程改革中的评价 三、教育技术的定义 1、关于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的定义。可以大致将它们分为两大体系:电化教育体系和教育技术体系。 2、电化教育体系的内涵是“媒体论”,即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传递教育信息,外延是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教育,力图通过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3、教育技术体系的内涵是“方法论”,即运用系统方法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外延是整个教育领域,力图通过系统科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实际上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也主要体现这两方面的要求。 4、教育技术94定义: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5、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们既是工作过程,也是工作方法 四、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网络化 2. 多媒体化 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以下优点:① 多重感观刺激。 ② 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③ 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④ 使用方便、易于操作。⑤ 交互性强。 3. 愈来愈重视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研究 4. 愈来愈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 5. 愈来愈强调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多样化 模块二 一、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 二、教学设计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三、教学系统设计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性 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 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作用 学习教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