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读后感 随笔一 假期通过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我会认真学习有关资料,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力求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新知。 下面就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再结合本人几年的实践来谈一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记得在上学期期末教师经验交流会上,张晓风老师提到教师在讲授新知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原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这一点我很认可。在数学教学中 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 去 观 察 、认识周 围 事 物 ,用数学的概 念 与语 言 去 反映 和 描 述 社 会生产 和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 边 。生活中充 满 了数学。从而以 积 极 的心 态 投 入学习中。如 教学《位 置 》让学生在具 体 的生活情 况中感受并 学会用数对表 示 位 置 。 二 、教学活动 注重 实效 1 、教学活动 必 须 有明确的目 的 有效的教学活动 必 须 目 的明确,盲 目 的活动 往 往 是低 效的、无 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能否落 实到位 ,最 关键 的是看 是否 制 定了明确的目 的。不光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 标,学生也 应 该 明确学习目 标。我们 在课堂教学设计 时首 先 考 虑 的应 是教学目 的,而不是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因为 方式 和 手段 都 是围 绕 目 的来实施的。 2 、教学活动 必 须 是学生的自主 活动 。 教师应 引导 学生把 动 手和 动 脑 有机 的结合起 来。启 发学生的多种 感观 。自主 的参 与到教学活动 中去 ,体 会活动 中的数学成分 。如 《分 数乘 分 数》一课。学生利 用教材提供 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说 情 景 、自己说 想 法 、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 问题。学生不再是被 动 的学,而是主 动 的、创 造 性 的学。这样 的学习有利 于调动 学生内 在的动 力,有利 于学生潜 能的开发,有利 于知识的掌 握 。 3 、教学活动 必 须 倡 导 有效地 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