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堂申请报告我村是一个超过5000多人的行政村,地处武北区域中心桃溪镇集镇所在地。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在上级的指导下蓬勃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和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观。但是我村有23个村民小组,至今没有一个集中存放骨灰盒的骨灰堂。导致村民无序乱建坟,挤占大量林地和良田,既不美观,又不文明,与新农村面貌格格不入,与我们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违背,更不符合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广大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纷纷要求村两委建好骨灰堂,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树立先进的丧葬观念,提倡健康、文明的丧葬方式,提高我村的新农村建设的质量。我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一致通过在桃地凹建设一个村属骨灰堂。经过工程预算总投资约为90多万元。村两委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尽快把骨灰堂建好。由于我村村财收入少,无法完全解决该项工程的费用问题。特呈此报告敬请贵单位给予资助缺口金额50多万元,帮助我村解决村民群众迫切希望办好的实事。以上报告,敬请为盼。特此报告桃溪村委会20XX年9月第二篇:农村公益性骨灰堂XX县区通航社区武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XX县区通航社区武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XX县区民政局法人代表:1.1.3项目拟建设地点XX县区通航社区武庄村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接受,XX县区通航社区武庄农村公第1页共19页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后,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3.1研究依据1、承办单位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2、《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4、《XX省殡葬管理办法》5、《XX市殡葬管理办法》商发[2008]号6、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与基础数据1.3.2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和定员、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资金筹措和效益评价,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县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全区火化率居XX市前列。尤其是解决好占总火化总量80%以上的农村死亡人口的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关键。解决好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也不能单靠说服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是国家政策所鼓励的,有着占地小,对土地的需求有限,维护费用较低(不需要大量的水、电和采暖),可循第2页共19页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等优点。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彻底解决农村骨灰寄存难问题,有效遏制农村骨灰二次土葬,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全区实际情况看,城居民死亡人口的骨灰基本都寄存在县殡仪馆和公墓,而农村死亡人口骨灰95%以上是被丧属带回农村进行安葬。将骨灰带回农村安葬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即便是火化了也应该将骨灰埋葬起来;二是农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