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养生 稷 山 中 医 院 黄 殿 英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 天 我 受 稷 山 县 控 烟 健 康 教 育 协 会 的 委 托 , 和 大 家 一 起 学 习“中 医 养生”知识, 协 会 给我 的 重任我 深感无比荣幸, 但由于自己学 识浅薄, 水平有限, 实感力不从心, 难以胜任。我 虽然从事中 医 临床工作五十余年, 但是在“中 医 养生”方面的 知识还是一知半解, 给大 家 谈养生, 真是板门弄斧, 我 抱着和 大 家 一 起 学 习的 姿态和 向大 家 学 习 的 态度来谈养生, 起 到抛砖引玉的 作用。 中 医 药是中 华民族瑰宝, 是中 国卫生事业的 特色和 优势。毛主席曾经说过“中 国医 药学 是一 个伟大 的 宝库, 应当 努 力发 掘 加以提 高 ”。为 切 实加 强 中 医 药工作, 促 进 中 医 事业发 展 , 保 障 人民群 众 身 体 健 康 , 构 建 社 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 全 面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展 观 ,中 医 药学 源 于中 国传 统 文 化 或 者 说是以中 国哲 学 为 基 础 发展 起 来的 。中 国自古 以来就 认 为 人 与 天 地 是一 个整 体 , 讲 究 “天人 合 一 、 天 人 相 应”。中 医 学 将 之 发 展 的 淋 漓 尽 致 。中 医 学 的 核心思 想 是阴 阳 五行 、 整 体 观 念 、 辩 证 施 治 。中 医 古 籍 莫 不贯 穿 这一 思 想 。 一、 中医治未病 祖 国医 学 在总 结 古 代 劳 动 人 民与 疾 病 作斗 争 的 经验 中 , 已 认识 到 预 防 的 重 要 性 。 早 在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 黄 帝 内 经 》 中 就 是 总结 了 这 方 面 的 经 验 , 形 成 “治未病”的 预 防 思想。 所谓治未病,包括无病先防 和既病防 变两个方 面 。 无病先防 古人称为“摄生”、或叫 cc 养生, 这 是 古人在 生活实践中 认识 了 人和自然的 无机联系以后, 掌握了 人体疾病的 发生与精神状态, 饮食起居的 密切关系, 从而提高了 相应的 预 防 措施, 以适应自然变化的 规律, 提高机体的 抗病能力, 达到 预 防 疫病发生的 目的 。 即病防 变是 指早 期诊断和早 期 治疗、这 样就 可及时 控制疾病的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