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谈 古 诗 词 鉴 赏 中 的 意 象 和 意 境 意 象 和 意 境 是 诗 家 写 诗 、 评 论 家 评 诗 经 常 用 到 的 两 个 术 语 , 也 是 我 们 欣 赏 古 诗 词 时 必 须 要 掌 握 的 两 个 的重 点 , 更 是 要 分 辨 的 两 个 难 点 。 比 如 全 国 语 文 高 考 卷 曾 考 过 李 白 的 《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 一 诗 :“ 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 诗 中 “ 折 柳 ” 的 寓 意 是 什 么 ? “ 折 柳 ” 在 这 首 诗 里 就是 一 个 意 象 , 表 达 了 两 层 意 思 : 一 是 指 曲 名 , 即 一 支 汉 乐 府 古 曲 《 折 杨 柳 》, 此 曲 抒 写 的 是 离 别 行 旅 之 苦 。 二是 指 一 种 习 俗 , 一 个 场 景 , 一 种 情 绪 , 古 代 离 别 的 时 候 , 往 往 从路边折 柳 枝相送, 杨 柳 依依正好借以表 达 恋恋不 舍的 心情 。 折 柳 几乎就 是 离 别 的 同义语 。 在 古 诗 词 学习 和 鉴 赏 中 , 类似“ 折 柳 ” 的 意 象 还很多。 下面谈谈 有关意 象 和 意 境 问题。 意 象 就 是 (物)象 与(情 )意 的 组合。 即 诗 中 的 形象 , 它不 仅包含人 物形象 , 也 包括诗 中 所写 的 景 和 物,还包含了 作者的 情 思 。 诗 歌意 象 因物象 的 不 同, 有的 是 景 , 有的 是 物;有的 是 事, 有的 是 人 ;有的 是 单一 的 ,有的 是 多个 的 。 如 苏轼的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 居作》“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 初静。 谁 见幽人 独往 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 却回头, 有恨无人 省。 拣尽寒枝不 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词 人 的 怅惘心境 正是 由“ 缺月”、“ 疏桐”、“ 幽人 ”、“ 孤鸿”、“ 寒枝” 等意 象 来表 达 的 。 王维《 竹里 馆》“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 不 知, 明月来相照。”由“ 竹林”、“ 孤琴”、“ 长啸”、“ 明月” 等构成了 清幽绝俗 的 意 境 。 白 居易《 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