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尔的营销策略 2007-12-16 14:16 浅谈海尔的营销策略 海尔集团是我国家电行业的一家名牌企业,其前身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通过14年的不懈努力,海尔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电冰箱、电冰柜、空调器、洗衣机、微波炉等 42个门类、8600余个规格品种产品的国家特大型企业,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 162亿元,利润 101亿元,是国家家电行业的排头兵。 但海尔并不满足于国内排头兵的角色,近年来,海尔一直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88年,在国际市场金融动荡的严峻形势下,国内很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了不少影响,而海尔依靠正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过硬的产品质量,出口创汇实现了 7665万美元,比 1997年增长 36%。 一、海尔的营销战略 "海尔"无疑是当今我国企业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正确而超前营销战略则具有决定性作用。海尔从创建之初到今天,营销战略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代表了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时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方向。另外,海尔在差异化营销策略上也费了不少心思。 (一)、营销客体从"有形具体产品"到"无形企业整体形象" 海尔人最初对营销客体的认识很自然,也很简单,那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把每一件产品做好,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要求。这是因为海尔虽然是电冰箱行业国家最后一个定点企业,但当时电冰箱既是奢侈品,又是紧俏商品,只要商品适销对路且质量好,根本不愁卖不掉。在这种客观社会经济环境下,海尔人很自然地以"市场导向"为核心内容的市场营销观念作为自己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因此也便产生了海尔创建之初的一系列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当时他们对电冰箱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规定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重要的七项指标的实测值均优于发达国家水平。为了满足当时用户对高档家电的特殊需求,对外观、噪音等指标还作出特别要求。如冰箱外观,国家标准要求 1.5米以内看不出划痕,而他们要求则是0.5米以内不得看出划痕。噪音,国家规定为52dB,海尔企业内控标准为50dB。二是对少数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严厉。如 1985年,检查出 76台电冰箱不合格,他们不是简单地降价销售,而是抡起大锤把他们砸碎,以显示海尔人生产一流产品的决心与信心。正因为有了这些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