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运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课标》明确了小学 1~2年级要求认识 1600~1800个字,要求会写 800~1000个字。然而低年级儿童的记忆,形象记忆占重要地位,而字词又是抽象的,加上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占主体地位。有意注意不强,自控能力差,贪玩,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到一起。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如果教师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语文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小学生识字的兴趣,就是他们在识字活动中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对识字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语文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情景,激活课堂气氛。 2 《课程》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实现语文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语文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需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了,违背了语文的工具性了,枯燥无味的知识学习,浇灭了学生智慧源的火花,浇灭了其求知的热情。所以,语文课应加强与课堂内外的联系,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创设生动的情景来展开教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教《荷叶圆圆》一课时,课堂的开始,直接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央少儿频道中《智慧树》节目的经典开篇,让学生一起唱一唱,跳一跳: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快乐多又多!同学们让我们边唱边跳边学习中快乐康成长吧。一下子,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营造了学生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为学习垫下良好的基础。接着,利用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