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途径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时期,既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前急需重新审视和探讨的重大课题。培育和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农村集体经济亦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我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很大。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区域性农村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在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实行某种程度的合作经营,在分配上实行一定程度的按劳分配的集体所有制经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了较大突破。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已转变为农民按照一定区域或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基本生产资料共有或按股份所有,在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实行某种程度的合作经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所有制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统分结合的农村集体经济。农村改革后在传统集体经济内部,实行土地集体所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亦称农村社区集体经济。 (二)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由 3户以上劳动农民,以资金、实物、技术、劳力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民主管理,以按劳分配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股金分红,有公共积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经济组织和其他人员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达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的目的。 二、发展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有力推进的必经之路。 首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体现。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共同富裕。这在根本上要求我们必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