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滑盖机结构设计要点详解VIP免费

滑盖机结构设计要点详解_第1页
1/7
滑盖机结构设计要点详解_第2页
2/7
滑盖机结构设计要点详解_第3页
3/7
一、滑盖机的类型简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类型有:直滑(又分单滑、双滑)、侧滑。 A、单滑就是只朝一个方向滑动的,这是最常见的,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手机都是单滑的。 B 、双滑,是朝上朝下都能滑动的。如诺基亚 N 95。 C 、侧滑,顾名思义就是从侧面滑开的。如诺基亚 N 97,N 97 侧滑之后还能侧立起来。 二、滑盖机结构形式分析; 滑盖机分为:滑盖部分,主机部分。滑盖机由直板机演变而来,由两个直板机叠连在一起的,但做结构的工作量及难度相当于一个半直板机,且大部分结构与直板机相同,不同的结构设计要点后面有详细讲解。 A、滑盖部分壳料主要分为 A 壳、B 壳。滑盖部分主板包括屏,听筒,导航键OK 键及功能键,摄像头,喇叭,马达,磁铁(固定于B 壳)等元件 B、主机部分壳料主要分为 C 壳、D 壳、电池盖。主机部分主板包括:MIC,霍尔元件,数字键,天线,USB 连接器,SIM 卡,TF 卡,电池等元件,当然,喇叭与摄像头可以在主机部分。 三、滑轨的类型简述; 滑轨的类型有多种,行程也有很多种,25-40MM 各种规格都有(滑轨的行程决定了数字键的宽度,建议单个数字键的宽度≥5.0),滑轨厚度2.0-4.0MM。以下用图片说明并适当解释。 A、普通单滑滑轨 B、单滑滑轨。 C、双滑滑轨。 四、滑盖机中的主要间隙及厚度分配。 A、主要间隙有:B 壳与C 壳的间隙0.3-0.4MM。 B、厚度分配,以假纯平为例(每款机可能不同,不能对号入座,灵活处理)。 1、PET 片厚0.20,与A 壳通过双面胶连接,双面胶厚0.15,PET 与屏间隙0.15 2、A 壳料厚≥1.40,触摸屏底面与B 壳间隙0.30。 3、B 壳是厚0.50 的不锈钢(与滑轨上部共用)。 4、BC 壳间隙0.40,C 壳料厚≥1.20, D 壳料厚≥1.40 5、C 壳与电池底间隙0.10,电池与电池盖间隙0.15,电池盖料厚≥1.00 五、滑轨的固定结构设计。 滑轨是一个整体,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固定在 B 壳,一部分固定在 C壳。 A、滑轨固定于 B 壳。注意:A 面(B 壳上)与滑轨的 B 面平齐(如图所示)。 1、左右两侧避开滑轨活动部分至少 0.20。 2、上下间隙0.10, Z向间隙0 配。 3、滑轨四角做防撞塞,材料TPU,起缓冲作用,防止滑轨撞击壳体。与滑轨过盈 0.10,常用固定方式用扣强拉(与USB 塞固定方式类似)。 4、滑轨通过机牙螺丝固定在 B 壳上。螺丝常用 M1.40,螺丝帽直径 3.0左右,厚0.50,滑轨螺丝帽位置壳体胶位≥0.7。 B、滑轨固定于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滑盖机结构设计要点详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