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用电培训VIP免费

安全用电培训_第1页
1/24
安全用电培训_第2页
2/24
安全用电培训_第3页
3/24
*电气安全*触电事故对人体的伤害1、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等的正常工作而造成的伤害。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甚至引起昏迷、窒息、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触电死亡大部分事例是由电击造成的。人体触及带电的导线、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放电,都可能导致电击。2、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作用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它可以是电流通过人体直接引起也可以是电弧或电火花引起。触电产生的原因?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体形成电流回路*人触电后一定会死亡吗?安全电压值是多少?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电流持续时间的长短、电流流经途径、人体电阻的影响等因素有关。安全电压值是36V。*电气安全电气用电电磁辐射静电雷电电器*电气安全的严峻性技术先进的国家每发20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而我国每发1亿度电触电死亡就超过1人。安全用电水平高的国家,每100万工农业用电人口中触电死亡0.5~1人;我国的统计数字为每100万人口触电死亡10人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国工矿企事业单位因公死亡人数中,触电死亡占6~8%左右,居第5~6位。根据近年来我国的统计数字,高、低压电力系统中的触电死亡人数,低压占80%以上,而企业中又以低压系统和低压设备所占比重最大,因此用电安全更有其重要性。*电气事故的类型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路故障*电击的类型单线电击电流:I=U/(Rr+Ro)R0RrOCBAOCBAR0Rr两线电击电流:I=U/Rr;U可达线电压*电对人体的伤害—电击*电流是造成电击伤害的主要因素,人体对电的承受能力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电流的种类和频率②电流的大小和通电的时间。③通过人体电流路径。④电压的高低。⑤人的身体状况。*电击的特点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特点:伤害内部致命电流小无明显痕迹无预兆迅速降低防卫能力急救困难*触电防护*安全电压*绝缘*屏护*间距*电气隔离接地与接零漏电保护电气联锁安全工具*防雷措施*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雷电侵入防护*人身防雷*静电防护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来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特点: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静电可以导致电击、火灾、爆炸或影响产品质量。*静电防护•限制和防止静电的产生:采用导电材料;减少摩擦阻力;限制静电产生的烃类油料等在管道中的最大流速。•接地和屏蔽•控制环境危险程度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增湿•采用抗静电添加剂•采用静电中和器*电磁辐射防护电磁辐射:是由电磁场的能量造成。主要是高频电磁场。危害:通过电磁波的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数百伏的感应电压,导致过电压、产生电击,或使邻近导体之间产生火花放电;干扰无线电通讯、影响电子装置的正常工作等。*安全用电基本规范电气设备及线路设施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用电规程和设备的要求实施,不许乱接、乱拉电线,墙上电源未经允许,不得拆装、改线。同时使用多种电气设备时,其总用电量和分线用电量均应小于设计容量。连接在接线板上的用电总负荷不能超过接线板的最大容量。应使用空气开关并配备必要的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和大型仪器须接地良好,对电线老化等隐患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排除。遇有电气设备或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应用干燥的砂子或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用水浇;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插座,接线板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不能多个接线板串联。不得使用闸刀开关、木质配电板。用电设备与电源连接,必须采用可开断的开关或插接头,禁止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凡要求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家用电器,都应采用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不得用双脚插头和双眼插座代用,造成接地(或接零)线空档。电源配线中间最好没有接头。必须有接头时应接触牢固并用绝缘胶布缠绕,或者用接线盒。禁止用医用胶布代替电工胶布包扎接头。*实验室用电安全注意事项*用电安全注意事项做强电实验时,必须二人以上方可开展实验。在实验平台要有警示牌(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用电培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