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ner综合征男,46岁,近日因支气管癌接受了右侧肺切除术,在随访中病人谈及自己胃口好,体重有所增加。他的妻子向医生说起大约一周前起,他发现到傍晚时候他丈夫的右眼睑会有轻微的下垂。医生检查发现,除了右侧上睑下垂外,患者右侧瞳孔缩小,右侧面部潮红,右侧面部皮肤比正常皮肤干燥且暖和。在患者右侧锁骨上方可触及一个大而硬的淋巴结。目录症状与支气管癌是否有关出现Horner综合征的原因有眼睑下垂症状的疾病Horner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症状与支气管癌是否有关上睑下垂瞳孔缩小面部潮红皮肤干暖硬淋巴结支气管癌鳞状上皮细胞癌:较大的支气管;直接蔓延或淋巴结转移小细胞未分化癌:早期产生血源转移大细胞未分化癌:血流腺癌:血流所有类型都可经淋巴管扩散支气管癌浅:脏胸膜深: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肺血管、各级支气管周围注入肺淋巴结和支气管肺淋巴结吻合主要在肺门处支气管源性癌好发于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癌细胞可迅速扩散至气管支气管和气管旁淋巴结,从而累及喉返神经;亦可经支气管纵隔干早期即扩散至颈外侧深淋巴结下组,并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脑和骨也较常见。肺的淋巴流向颈外侧深淋巴结中,位于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附近的称锁骨上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食管癌和胃癌后期,癌细胞可经胸导管上行,再经左颈干逆流至此右锁骨上淋巴结:胸部肿瘤如肺癌向此处转移锁骨上淋巴结临床表现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发展:淋巴结周围炎,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各个淋巴结也互相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出现Horner综合征的原因霍纳综合征是由JohannFriekrich在1929年首次描述,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任何一段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病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少或无汗等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中通过详细的查体、辅助检查及药物试验可帮助明确病变部位及性质,及时准确的诊断可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治疗。中枢神经元位于下丘脑的后外侧区,包括三个核团:室旁核、外侧下丘脑核背侧及位于乳头体背侧的下丘脑后区。节前神经元,头侧段(包括C8、T1、T2)主要与瞳孔散大和睑裂增大有关,而尾侧段(主要包括T3)与面部的血管收缩及立毛活动有关。颈上神经节发出前支沿颈内、颈外动脉走行,其中支配面部的催汗纤维主要沿颈外动脉走行,因此如果损伤部位在颈总动脉分叉处以远,面部的出汗功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右侧上睑下垂——睑板肌麻痹•右侧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右侧面部潮红·暖和——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面部皮肤比正常皮肤干燥——汗腺支配不随意的睑板肌使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眶部的血管平滑肌颜面部潮红、温暖面部汗腺干燥节前病变指交感神经的二级神经元的病变,自睫状体脊髓中枢至颈上交感神经节。可能为下段颈髓、颈交感神经干的各种病变引起。双侧病因可能为病变累及多处范围或交感干的病变有眼睑下垂症状的疾病眼睑下垂相关的几种常见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糖尿病性眼神经麻痹颅内瘤压迫动眼神经致眼睑下垂典型症状:非对称型眼睑下垂,双眼复视;还可出现交替性或双侧上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通常瞳孔大小正常眼肌性重症肌无力糖尿病性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特点:起病急,通常仅为一侧,在发病一侧的前额或眼眶区常常先有疼痛。除上睑下垂外多伴有眼球向内或向上、向下运动受限而出现复视,瞳孔常无散大。糖尿病如何引发眼睑下垂?•高血糖和多种因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出血或血栓的影响•病变引起营养动眼神经的血管供血不足致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动眼神经受损•糖尿病患者体内蛋白糖基化反应产物沉积于神经组织,造成髓鞘和轴索微血管损伤,引发神经损害。•特点:发病较快,多为单侧完全性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往往伴有同侧头部、特别是局限于内眦部的剧烈疼痛颅内瘤压迫动脉神经•先天性: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获得性:因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损伤、交感神经疾病、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开睑运动障碍,如上睑的炎性肿胀或新生物。外伤、颅内占位、血管病、炎症、脱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