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24页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材分析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主要组成部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号称“死亡之谷”。就是这片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却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成为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教材就此展开。教材的编排图文并茂,思路清晰,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沙漠和戈壁广布,讲述了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干旱的原因以及城镇、交通的分布。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以及西气东输给东西部带来的巨大好处。教材最后也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通过活动题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在油气资源的开发中是如何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本节内容充分展示了勤劳的新疆人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顽强生命力;展示了党中央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表现出来的不畏困难、不畏艰苦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西部资源的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对学生来说,这都是良好的思想教育素材。学情分析通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熟悉了研究地理区域的一般方法,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读图用图能力。但由于区域地理所具有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学生在知识和方法方面的迁移能力比较差,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不强。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第 2 页/共 24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教材 P79 图 8.16,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结合教材 P79 第 2 自然段文字资料理解造成本区干旱的原因。2. 通过阅读教材 P80 图 8.18,了解本区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理解本区绿洲、人口、城市分布和水源的关系。3. 通过阅读教材 P80 图 8.19 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分布,通过阅读教材 P82 图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并分析形成塔里木盆地自然特征的原因。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特征及西气东输工程,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教学重点1.塔里木盆地气候极端干旱的原因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及西气东输工程。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气候极端干旱的原因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建议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及西气东输工程,地理信息丰富,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形象的影第 3 页/共 24页像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