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0)》要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义为 Trietz 韧带以远的肠道出血,包括小肠出血和结直肠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 20%〜30%。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对下消化道出血的研究却不及上消化道出血深入,相关指南和共识亦较少。此外,近年来内镜和影像技术快速发展,逐渐发现小肠出血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和转归均不同于结直肠出血。1 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1.1初步临床评估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该在患者就诊时获得,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出血部位和原因。便血患者就诊后初步临床评估时应详细采集病史;通过采集病史还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合并症,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及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等。体格检查应该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以及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等全身体格检查,并应进行肛门指诊。还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等。1.2出血严重程度与预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1.3小肠出血的诊断小肠出血曾称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指经常规内镜(包括胃镜与结肠镜)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1.3.1小肠出血的病因1.3.1.1 常见病因小于 40 岁: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肿瘤、Meckel 憩室、Dieulafoy 病以及息肉综合征等;大于 40 岁:血管畸形、Dieulafoy 病、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应激性溃疡、肿瘤、小肠憩室以及缺血性肠病等。1.3.1.2少见病因1.3.2小肠出血诊断方法1.3.2.1临床表现根据出血的部位、速度、出血量及相关病因,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黑便、血便、呕血或全身循环衰竭表现如头晕、乏力、心悸、晕厥等。1.3.2.2体格检查对于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需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及全身体格检查。1.3.2.3辅助检查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小肠造影:选择性肠系膜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素显像(ECT):内镜检查:1.4 结直肠出血的诊断结直肠出血是消化科常见的临床危重症之一。1.4.1结直肠出血的病因常见病因:结肠肿瘤、缺血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病、急性感染性肠炎、肠溃疡性病变、结肠病变外科或者内镜治疗术后出血等。近年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也逐渐成为结直肠出血的重要病因。少见病因:1.4.2结直肠出血诊断方法1.4.2.1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便血,即暗红色或鲜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