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新课程化学实验微型化、趣味化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李德庆(阳泉市教研室化学学科教研员)小组成员 :李锋(高中化学教师 ) 赵建国 (高中化学教师,团委书记 ) 王建秀(高中化学教师)霍绍周(高中化学教师,政教主任)刘慧霞(高中化学教师)李会林(高中化学教师)参加单位 :阳泉市教研室阳泉市第十七中学高中化学教研组课题研究的对象 :阳泉市第十七中学所有高一学生,在平行编班的情况下, 抽取两个班进行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凸显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内容,目的明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课题研究以《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标准》为依托,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为指导,以服务教学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根据教材内容和教材要求,合理选择微型化学实验,科学安排,使人人可动手,个个会动手。2、微型化学实验的基本特征是仪器微型化,试剂微量化。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实验, 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使学生能放下怕爆炸,怕灼伤的恐惧心理, 既能大胆的实验, 又能认真仔细地操作。 试剂微量化,可以节省实验经费,增大试验的开出率,扩大实验的普及面。3、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选择也不一定是千篇一律,可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替代性的实验仪器,如:青霉素瓶、可乐瓶,输液塑料瓶,一次性注射器、塑料软管、去掉笔尖的废旧钢笔等等。4、体现绿色化学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用尽量少的试剂做实验,既节约开支,又能避免污染环境,它体现了化学实验由“粗放型”到“集约型”发展趋势。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教师的业务能力。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也使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对于教师在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均提出较高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微型化学实验运用于中学教学的研究并非是一帆风顺,在微型化学实验引入中国的前 5 年,其发展是相当的缓慢, 微型化学实验运用于中学教学领域的迅猛发展是在 1998 年以后,近十年在《化学教学》中刊发论文的数量是高速增长,显示了近年来在此领域优良的发展势头。近 20 年以来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已经遍布我国17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全国 55%的区域。其中江苏、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