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2021/11/1日起正式实施国标结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备注:为了行文流畅,对于国标中的部分描述在文中调整了顺序,为方便查找特地附带编号定义•换电:通过专用装置或人工辅助快速更换动力蓄电池,实现电动汽车电能补充的过程•换电接口:用于连接换电电池包与车身,传输电能量、电信号、通信数据和热能介质的连接装置换电系统的设计要求——系统及电池包•安全、快速、可靠的更换电池包•在设计寿命周期内,满足互换性的电器、通信、热管理功能•在可行驶模式和行驶状态下,通过机械或电器装置保持电池包处于正常位置,可采用电池包位置监控、换电机构或电气接口的连接状态等电器信号检测电池的松动或意外解锁•若存在易损件,应在车辆使用说明书中给出易损件的范围、更换和维护要求;在车辆规定的保养期内不应出现故障和失效•电池包应与车辆电平台相连接换电系统的设计要求——换电机构及接口•表面不得有毛刺、飞边、异物及类似尖锐边缘•连接牢固,有防呆装置•同时具备专用装置自动和手动解锁功能,且解锁过程连续可靠,避免误操作•电器接口应具备正确电气连接和断开顺序,避免换电过程中出现非预期高、低压电路导通•冷却剂意外泄漏时,不应引发电气接口绝缘故障或其他安全隐患。冷却接口及冷却系统清洁度应满足车辆制造厂设计要求车辆的实验流程换电安全实验整车实验换电实验(5.3.2)道路实验(5.3.3)是否满足4.2.1.1和4.2.2.1车辆防水(5.3.4)部件实验换电系统实验(5.4.1)换电接口实验(5.4.2~5.4.5)试验结束是否操作次数和里程实验基本要求(对应原文5.1~5.3,及6.1)•基本环境:温度18~28℃;湿度15%~90%;大气压86~106kPa•所有仪表设备应有足够精度,应高于指标精度至少一个数量级或误差小于被测参数允许误差的1/3。•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整车实验应提供至少一台车和一个电池包进行实验,并可按规定维护或更换易损耗零部件。•检测时间:整车厂在整车可靠性试验期间开展,试验期间填写记录单,结束后形成报告。•记录实验中相关信息,包括车辆、电池包信息;行驶里程、换电次数、换电系统装态等。整车换电操作及相应设计要求(对应文中5.3.2及4.2.1)•换电操作应均匀分布于车辆道路行驶试验里程内(可将多次实验集中在一个换电操作实验循环内),一个实验循环进行的换电次数,不应大于下表规定次数的1/10•试验后进行外观、结构及功能检查电动车不应出现无法换电的故障;不应出现变形、开裂等结构损坏;换电接口不应出现连接失效;冷却接口在分离时自动关闭,连接后自动导通;不应出现导致换电失效的松动、变形、开裂、脱落等损坏;冷却剂泄漏量不应超过车辆制造厂设计值换电机构换电次数螺栓式连接1000卡扣式连接5000注:其他换电方法可参考执行道路行驶试验及相应设计要求(对应文中5.3.3及4.2.2)•宜按照GB/T28382-2012中4.9.1要求(强化坏路2000km,平坦公路6000km,高速路2000km,工况行驶5000km)•试验后进行外观、结构及功能检查行驶里程不少于15000km电池包装配状态符合整车厂技术要求,不应出现电池脱落、连接失效等严重故障换电机构不应出现导致换电失效的腐蚀、变形、开裂、松动、脱落等换电接口不应出现导致换电失效的腐蚀、绝缘失效、连接失效、漏气漏液等车辆防水试验及相应设计要求(对应文中5.3.4及4.2.3)•在整车换电操作和道路行驶实验全部结束后进行,按GB18384-2020中6.3的实验方法。•换电接口不应出现绝缘失效、密封失效等故障•绝缘电阻应满足:直流100Ω/V;交流(含复合)500Ω/V•模拟清洗试验后,车辆静置24h,检查车辆是否有绝缘报警•模拟涉水实验后,应按照GB18384-2020中6.1的实验方法•防水实验后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零部件级实验·部件要求(对应文中4.3)•换电系统•实验中:通信应正常连接不间断•实验中及实验后:结合状态符合厂标,不应发生电池包脱落等严重故障;电池包不应变形开裂;换电机构变形开裂松动脱落;电气接口不应出现连接故障,冷却接口不应出现密封故障。•换电接口•电气接口不应发生介质击穿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