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牛副结核VIP免费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牛副结核_第1页
1/22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牛副结核_第2页
2/22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牛副结核_第3页
3/22
动物传染病模块五反刍动物的传染病任务一牛副结核知识要点:概述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概述】也叫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特征:顽固性腹泻、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摺。本病分布广泛,一般养牛区都可能发生。【病原】病原为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paraenberculosis)。G+,小杆菌,抗酸染色阳性(经染色镜检本菌为红色,其它菌为蓝色)。本菌的分离培养较难。对自然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11个月,用3%来苏儿、3%福尔马林等常用消毒剂均能杀死。【流行病学】易感动物:牛最易感,其中幼龄牛的易感性更高。另外,绵羊、山羊、骆驼、鹿、猪等均可感染发病。传染源:病牛和带菌牛。传播途径: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牧草,经消化道传播。犊牛吸吮病母牛乳汁经口感染,也可经子宫内感染胎儿。流行特点:潜伏期为数月到2年以上。因此流行过程缓慢,呈散发或有时成为地方流行性。【临床症状】持续性下痢。病初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间断性腹泻,以后逐渐变为顽固性腹泻,有的呈喷射状,粪稀薄,恶臭,带有气泡、黏液和血凝块。随着时间的延长,食欲减退,脱水,眼窝下陷,消瘦,被毛粗乱,下颌及胸垂可见水肿。有时腹泻暂时停止,粪便也恢复常态,体重有所增加,然后再度腹泻,一般经过3~4个月因衰竭而死亡。感染牛群的死亡率每年高达10%左右。【临床症状】病羊体重逐渐减轻。间断性或持续性腹泻。保持食欲,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发病数月后,病羊消瘦、衰弱、脱毛、卧地。病的末期可并发肺炎。羊群的发病率为1%—10%,多数归于死亡。【临床症状】病牛精神委顿,消瘦,被毛粗乱无光【临床症状】病牛下颌浮肿【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主要变化在肠和肠系膜淋巴结。病变常限于空肠、回肠和结肠前段,肠壁增厚,比正常增厚3~30倍,呈硬而弯曲的皱褶。肠黏膜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皱褶突起处常呈充血状态,黏膜无结节和坏死,也无溃疡。肠系膜淋巴结高度肿胀,呈条索状,肠系膜显著水肿。【病理变化】病牛回肠壁增厚,皱褶突起呈充血状态,肠黏膜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病理变化】病牛回肠壁增厚,皱褶突起呈充血状态,肠黏膜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病理变化】病牛回肠黏膜肥厚病牛回肠壁肿胀、增厚【病理变化】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顽固性腹泻和消瘦现象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冬痢、沙门氏菌病、内寄生虫、创伤性网胃炎、铅中毒、营养不良等。因此,应进行实验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生前取粪便或死后采回肠末端与附近肠系膜淋巴结做成乳剂,离心后取沉淀物接种于改良小川氏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这种方法虽可靠,但耗时,约需7周。【诊断】•实验室诊断取粪便中的黏液、血丝,加3倍量的0.5%氢氧化钠液,混匀,55℃水浴乳化30min,以4层纱布滤过,取滤液以1000r/min离心5min,去沉渣后,再以3000~4000r/min离心30min,去上清,取沉淀物涂片,用抗酸染色镜检,本菌为红色,常呈丛状。这两种方法中有一种为阳性结果,可确诊本病。【诊断】血清学诊断以副结核菌素或禽结核菌素的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疫副结核病牛。用副结核菌抗原做补体结合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体,以进行追溯性诊断。【诊断】【防制】尚无有效治疗药物。采取对症治疗,如止泻、补液、补盐等只能减轻症状,一旦停药又复发。尚无有效的疫苗。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不要从疫区引进新牛,如必须引进时,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用变态反应进行检疫,确认健康时,方可混群。发现病牛,应立即淘汰。Thankyou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牛副结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