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腹直肌分离课件熊丽芳VIP免费

腹直肌分离课件熊丽芳_第1页
1/24
腹直肌分离课件熊丽芳_第2页
2/24
腹直肌分离课件熊丽芳_第3页
3/24
母婴类医疗专用PPT模板2CONTENTS目录腹肌的解剖学结构1什么是腹直肌分离2腹直肌的危害3腹直肌分离的评估4腹直肌分离的康复治疗及手法示范53单击此处添加标题腹直肌解剖起点:耻骨嵴和耻骨联合止点: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功能:脊柱前屈(双侧收缩),脊柱侧屈(单侧收缩)维持身体直立;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保护腹内脏器官,维持腹压;固定脏器位置,在呼吸,咳嗽,排便、活动等。4增加腹压,前屈、侧屈、并回旋脊柱腹外斜肌5腹直肌分离通常出现在孕期的4-6月。并且研究者发现在孕期的7-9月发生的频率最高(可达100%)。腹直肌分离会在产后1天到8周内达到恢复的最大限度,之后会出现恢复平台期。53%的产后女性仍然存在腹直肌分离的问题。腹直肌分离流行病学6《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于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进行横断面选取研究,统计分析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经剖宫产分娩、新生儿体重过大及产后低BMI是产后腹直肌分离的高位因素。临床研究7妊娠晚期或腹部肥胖者使腹壁扩张延伸,使腹白线被拉伸和变薄,使原本平行并列的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处的位置分开,此种现象称之为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一般发生在怀孕16~28周。什么是腹直肌分离?8腹直肌分离9腹直肌分离产后腹直肌分离孕期腹直肌分离10研究表明: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人有腹直肌分离,1年以后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腹直肌分离。其中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更高(90.8%)。111.腰椎前凸增加,2.骨盆前倾,3.腰背部肌群压加,4.臀部肌群松弛。腹直肌分离导致的生物力学改变:121、力学的改变,体态异常。2、小腹很难恢复平坦,易造成体态臃肿。3、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需要及时就医。4、腹部松弛,核心稳定性失衡,腰骶部疼痛,盆底障碍性疾病(尿频、尿急、压力性尿失禁、脏器脱垂。腹直肌分离的危害13临床评估方法一般测量方法:指宽、游标卡尺、超声、CT等。体位:屈膝仰卧、静息、抬头。测量点:三个点测量。诊断:标准测量方法14腹直肌分离3指宽15可以这样自测16腹直肌超声测量:我院已开展171、触诊确定脐水平连线与两侧腹直肌的内侧缘的交点,使用软尺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2cm者即诊断为腹直肌分离。2、B超检测,>2cm者即诊断为腹直肌分离。诊断标准18预处理:1、背部肌肉放松。2、调整肋骨、胸椎和骨盆。3、对紧张的腹内外斜肌进行松解,恢复其张力。4、激活腹横肌,闭合腹直肌。康复手法:1、腹直肌手法推拿。产后康复治疗仪:产后塑形30分钟。运动训练呼吸调整腹直肌分离康复治疗19物理治疗20仰卧起坐是练腹肌的好方法,但是如果已经有腹直肌分离了,千万不要做!012122治疗前后效果对比:23及时治疗,恢复完美身材!24THANK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腹直肌分离课件熊丽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