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桤木河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桤木河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工程方案汇报方案汇报******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20**年年****月月****日日2014年2月下旬,受大邑县水务局委托,对安仁镇桤木河综合治理工程进行方案设计。该方案拟治理桤木河长度为2645m。根据《崇州市十条河流防洪整治规划报告》,并结合桤木河上段已实施的《崇州市桤木河湿地公园工程(示范段)》、《崇州市桤木河中小灌排河流治理工程》工程区设防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桤木河位于桩号9+460(向阳河口)~30+080(大邑、崇州交界处)规划河宽为10m~30m,治理段桤木河位于大邑县境内,处于桤木河尾段,规划河宽可按30m考虑。向阳河(桩号9+460m)大邑、崇州交界处(桩号30+080)斜江河桤木河终点汇报提纲1工程概况2水文气象3工程地质4工程任务和规模5整治方案6工程测算一、工程概况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桤木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长2.65km,工程起点位于安仁镇金桂街,终点位于斜江河交汇口,治理河道平均比降3.0‰,现状河段约17m~30m不等,桩号0+000~1+400、1+600~2+645为天然河道,桩号1+400~1+600段右岸已治理。本次设计通过治理桤木河主要解决河道行洪、亲水、河床淘刷、边坡失稳等问题,秉着生态河道治理原则营造水景观。工程区以上崇州市桤木河段已实施《崇州市桤木河引水工程》、《桤木河湿地公园示范段》、《白头桤木河整治工程》,崇州市桤木河段基本治理完成,以带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效应,拉动了当地旅游效益,彻底解决了桤木河两岸洪涝灾害。河道桩号0+100处(自然边坡,现状宽度20m左右)桩号1+400~1+600段工程起点(自然边坡,现状宽度17m左右)河道桩号1+900处(自然边坡,现状宽度17m左右)河道桩号1+300处(自然边坡,现状宽度17m左右)桩号1+600~2+645段桩号0+000~1+400段桩号0+000~1+400段二、水文气象桤木河中、下游段属于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据气象局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12.1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不大,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多年平均气温15.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5.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5.0℃,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4.7℃;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4%;多年平均风速1.4m/s,最大风速17m/s;最多风向N;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57.2小时;多年平均蒸发914.4mm;多年平均雾日48.8天;多年平均霜日数16.4天。桤木河集雨面积37.03km2,河长32.73km,河道平均比降3‰。按推理公式计算得20年一遇流量为137m3/s;按洪峰模数法计算得20年一遇流量为70m3/s。结合工程区桤木河上段计算方法,按洪峰模数法计算可行、合理。qO(m3/s/km2)CVCS/CV(m3/s/km2)P=1%P=2%P=5%P=10%P=20%0.9150.543.59886705850工程区段桤木河水文成果表三、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地层岩性:自上而下表述揭露地层岩性。1.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粉土和中细砂组成松,含少量卵石,为新近堆积而成,处于松散状态,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50~1.80m。2.粗砂(Q4al):青灰、黄灰色,松散,湿~很湿。成份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夹少量圆砾、卵石。在场地内呈层状或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之上,层厚为0.40~1.40m。3粉质黏土(Q4al):褐灰色,稍湿,可塑,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60~2.50m。4.卵石(Q4al+pl)深灰~灰黄色,湿~饱和,松散~密实。卵石成分主要由石英岩、岩浆岩等组成,呈亚圆形,一般粒径20~80mm,最大达130mm,微~中风化,个别卵石呈强风化,局部夹薄层状中细砂,充填物上部主要为中细砂,下部以中粗砂。(2)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河道坡面大多为自然边坡,堤坡坡比1:0.5~1:1.8。抗冲刷力差,局部坍塌破损。2.砂壤土及砂卵砾石层的抗冲刷能力差,在地表河水长期冲刷作用下易造成地基掏空,进而促使岸坡失稳而垮塌,危及农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四、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治理桤木河2.65km,主要解决河道行洪、亲水、河床淘刷、边坡失稳等问题,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