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AHF杨志慧、孟凡猛心力衰竭•指心肌遭受急性损害或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使心排血量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淤血的综合征。以急性左心衰最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感染(最常见)A心律失常B急性冠脉综合征(ACS)C肾功能不全D手术和围术期E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F诱因左心衰竭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痰、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肺部湿性音啰心脏增大、舒张期奔马律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肝大、肝功能损害、黄疸、腹水心脏体征:右心室扩大右心衰竭症状、体征全心衰竭症状、体征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竭的表现,或以某一侧心力衰竭表现为主。当左心衰竭继发右心衰竭时,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可使左心衰竭的肺瘀血减轻,症状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全心衰竭时,肺瘀血常不明显,这时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和体征。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及心绞痛等。即心功能代偿期。Ⅰ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低于日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亦称Ⅱ或中度心衰。Ⅲ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亦称Ⅰ度或轻度心衰。Ⅱ级心功能分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血性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亦称Ⅲ度或重度心衰。Ⅳ级实验室及其它检查1、X线:观察如下心影形态,判断病因(梨、靴、杯形),有无胸水,肺门糊蝶状,KerleyB线肺间质水肿,肺小叶变粗。2、心电图:V1导联往往会有P波的正负双向的表现(ptfv1阳性)。3、心脏彩超:观察心腔大小、心功能测EF、室壁搏动情况4、放射性核素检查给心脏内注射放射性核素心腔内显影,通过收缩末期于舒张末期心室影像计算EF。通过记录放射活性-时间曲线计算左室最大充盈率,以反映心室舒张功能。5、心-肺吸氧运动试验最大氧耗量(ml/min•Kg),<20心功能低下。无氧阈值(ml/min•Kg),<14心功能低下。6、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用心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右心室后,转入肺动脉到达肺动脉分支,导管的头端楔嵌于肺动脉分支末端,导管后方的血流被阻断,这时测得的压力称肺毛细血管楔嵌压。正常:0.8-1.6Kpa(6-12mmHg)>18mmHg肺淤血>25mmHg严重肺淤血>30mmHg肺水肿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病人心衰患者的危险度分级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心衰患者的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评估心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监测工具7、NT-proBNP的临床应用7、NT-proBNP的临床应用NT-proBNP是心功能变化的灵敏指标•1.NT-ProBNP<400ng/L,可排除心衰•2.NT-ProBNP>1500ng/L,可诊断心衰•3.NT-ProBNP>10000ng/L,严重心衰6分钟步行实验•6分钟步行试验也是判断心衰程度的一种简易的方法:在平直的走廊里尽量快的行走,如果6分钟的步行距离<150米,为重度心衰;150~450米之间为中度心衰;>450米为轻度心衰。•适应症: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主要用于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对治疗干预的疗效,测量患者的功能状态,可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观察指标之一,也是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之一。•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近1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2.相对禁忌证静息心率>120/min,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00mmHg。q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致肺淤血有关体液过多有右心衰致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护理诊断急性左心衰概念★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了心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发病机制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毛细血管压力突然增高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急性肺水肿(一)症状1.表情恐惧。2.突发极度呼吸困难常被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