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VS布鲁氏菌感染病例汇报及鉴别诊断总结PART01病案总结PART02脊柱结核PART03布鲁氏菌性脊柱炎PART04讨论PART05总结目录PART01病案总结01病案总结老年女性,慢性病程病例特点病程中存在结核中毒症状抗结核治疗后好转,体重回升外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结核伴椎旁脓肿01病案总结其他辅助检查患者入院后查血CRP、PCT、ESR均高于正常患者入院后查结核杆菌T-SPOT试验阳性患者血生化结果提示白蛋白、总蛋白偏低,存在消瘦及营养不良症状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示轻度贫血01病案总结2019年10月腰椎MRI80%2019年12月腰椎MRI01病案总结入院后复查腰椎CT老年患者,慢性病程。患者病程中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同时抗结核治疗有效。患者入院后体温正常,体格检查:腰椎及椎旁叩痛,无神经损害症状腰椎MRI提示腰椎结核可能,伴椎旁脓肿形成。腰椎CT见锥体密度增高。入院后行超声检查未见明显脓肿形成。轻度贫血营养不良结核杆菌感染可能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化验检查01病案总结提出疑问:患者腰椎结核诊断是否明确?01病案总结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见:受累椎体骨质破坏较轻,塌陷畸形较少,椎体周边可见明显增生硬化脊柱结核常见特点:1、好发于胸腰段椎体,骨质破坏明显,易致塌陷畸形、脊柱后凸畸形;2、椎间盘破坏及椎间隙狭窄明显,常伴有死骨及钙化形成;3、椎旁脓肿常见且范围较广提出疑问:患者影像学表现与脊柱结核表现不相符,但却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相吻合,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感染?进一步检查:取血标本送CDC行血清布鲁氏菌抗体滴度检验,是血清低度1:100(阳性)PART02脊柱结核02脊柱结核特点流行病学特点1、继发性结核杆菌感染为主;2、多数经血液传播,少数继发于消化道结核;3、脊柱结核为骨关节结核最常见类型01030204TEXTHERE分型1、边缘型:成人多见,病变位于锥体上下缘,椎间盘破坏是其特征2、中心型:多见于儿童,病变起源于锥体中心,一般只侵犯一个锥体3、骨膜下型:多发生于锥体前缘,多个锥体前缘散在的表浅破坏4、附件型:多为溶骨性破坏多发部位1、最常见于腰椎结核,其次是胸椎、颈椎2、常见于椎体结核,附件结核少见病理改变1、增殖性病变(Hyperplasia)2、渗出性病变(Exudation)3、坏死(Necrosis)02脊柱结核临床表现类别表现全身症状发病多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活动期可见结核中毒症状。可混合感染可能并发截瘫局部症状局部疼痛:最先出现的局部症状,痛点多固定于脊柱病变平面,并不节段的棘突或棘突旁,可存在放射痛,下胸椎病变疼痛,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角状后凸畸形姿势与功能异常体格检查病变部位局部压痛、叩击痛局部角状后凸畸形(胸椎后凸更加明显)活动受限:被动体位、拾物试验阳性脓肿形成:伴椎旁脓肿及流注脓肿时可能在髂窝、腹股沟看到或触及脓肿神经损害时,可能出现肌力、肌张力改变及病理反射02脊柱结核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胸椎后凸较正常增加,少有侧弯。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椎旁脓肿为主CT表现:单个或多个锥体的圆形或不规则骨质破坏,边缘毛糙不整齐,空洞死骨形成MRI表现:T1WI可见椎体破坏呈中、低信号影;T2WI可见椎旁脓肿呈弥散不均匀高信号影;干酪样组织及肉芽组织异质化则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影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岐杆菌DNA检测具有诊断意义病理检查术中取活检通过病理检查,通过抗酸染色可明确02脊柱结核治疗非手术治疗支持治疗:保证营养供给,高糖及高蛋白饮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局部制动:卧床休息,支具固定限制脊柱活动,以此减轻疼痛及预防畸形抗结核治疗: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手术治疗手术指征: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病变仍进展;骨质破坏严重,脊柱不稳;出现脊髓及马尾神经损害症状;严重畸形手术禁忌症:重度营养不良不能耐受手术;其他脏器活动性结核或基础疾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手术目的: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稳定脊柱PART03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概述/INTRODUCTION布鲁氏菌病为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性疾病,其中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占发病率的2%~53%,由Kulowski和Vinke在1932年首次描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及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