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包块护理查房相关知识•什么是甲状腺?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的两旁,由中央的峡部和左右两个侧叶构成,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个椎体叶,两侧叶上级平甲状软骨,下级位于第5~6气管环,约重30克。一、病史介绍•患者,靳丹,女,19岁。因发现“右侧颈部包块半年余”于2016年2月1日收入我科,入院时T:36.8/P:100R:19/血压110/80,步入病房,神志清楚,右侧颈前区有3*3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运动,患者未觉疼痛,无声音嘶哑,给予完善相关检查,行术前准备,于2月3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颈部包块切除术,术毕平车返回病房,全麻已醒,给予鼻导管吸氧3L/min,与其交流,诉伤口轻微疼痛,无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切口敷料清洁固定,切口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引出血性液体约1ml,一级护理,心电监护,禁食,床旁备气管切开包,予以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甲状腺右侧增大,甲状腺右叶内低回声•2.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2.肢体导联QRS波低电压倾向,•3.实验学检查: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98(1.2—3.4)护理诊断及措施P1: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I:1.向病人讲诉疾病的名称2.向病人介绍饮食禁忌O: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P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咽喉部及气管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有关I:保持呼吸道通畅,O:未发生窒息,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及措施P3:舒适的改变:与切口疼痛和引流管刺激有关I:1.做好心理护理协助取舒适卧位,用手固定颈部,减少震动寻找缓解疼痛方法;2.按摩、听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时使用止痛剂保持病房整洁以利于患者休息O:术后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护理诊断及措施P4:感染的可能:术后置管手术切口及抵抗力下降有关I:1.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保持引流管通畅,口腔护理,监测体温变化O: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发音清晰无嘶哑,切口无渗血。病人体温控制在38.5护理诊断及措施P5: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术后卧床及手术切口有关I:协助生活护理加强沟通,了解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并得以满足O:病人生活得到满足护理诊断及措施P6: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窒息、神经损伤及手足抽搐I: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发音吞咽情况;2.观察切口有无血肿;3.经常巡视病房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痰;4.注意饮食的观察和护理O:无呼吸困难、喉返和喉上神经损伤,无手足抽搐发生护理诊断及措施P7疼痛:与肿块压迫和手术创伤有关I:1.药物止痛,可用止痛剂,给药途径可口服、可注射;2.心理护理(1)尊重并接受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解释疼痛的原因机理,介绍减少疼痛的措施,有助于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的情绪,O: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相关知识点潜在并发症一、呼吸困难和窒息:原因:①切口内出血。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塌陷。④痰液阻塞。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临床表现:术后48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窒息。护理措施:床头备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和吸引器,以备急用。二、手足抽搐:术后1~3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轻者面部、口唇、手足针刺感或麻木感;重者面肌、手足阵发性疼痛性痉挛,甚至可发生喉和膈肌痉挛,引起窒息死亡。护理措施:限制高磷食物;轻者口服葡萄糖酸钙,较重者加服维生素D3、二氢速固醇;抽搐发作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三、甲状腺危象临床表现:术后12~36小时内,出现高热(>39℃)、脉细速(>120次/分)、烦躁、谵妄、甚至昏迷,伴有呕吐、水泻。护理措施: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意识的变化,6h内应将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若体温超过38.5℃、脉搏>120次/min、烦躁、呕吐、腹泻、大汗、昏迷等危象发生,应给予物理降温、吸氧,按医嘱给予碘剂、激素、镇静剂及冬眠合剂等四、喉返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声音嘶哑或失音。暂性损伤3~6个月内可逐渐恢复,一侧永久性损伤也可由对侧代偿,6个月内发音好转。护理措施:做好解释工作;给促进神经恢复药物,针刺、理疗等;双侧喉返神经损伤造成严重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切开五、喉上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外支损伤,音调降低;内支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