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伊扎德(Izard)在1977年还指出,情绪和情感是有独特的三种成分组成,即:◦主观体验:主观意识经验◦外部表现:情绪总是或多或少地有行为表现,即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生理唤醒:情绪发生时,总伴随有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1)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所以,在心理学中还用感情(affection)这一术语。是情绪、情感的笼统称谓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A.与不同需要相关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是较为低级的、简单的体验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高级的、复杂的体验;B.稳定性不同情绪总是带有情景性,冲动性、外在性,一般不稳定;情感较为内在,隐深沉,一般较为稳定.(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婴儿与成人之间就是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情绪直接地反映着人们生存的状况,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计,如通过愉快表示处境良好,通过痛苦表示处境困难。人们还通过情绪、情感进行社会适应,如用微笑表示友好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状况,以便采取适当的、相应的措施或对策等。(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如人们在缺氧的情况下,产生了补充氧气的生理需要,这种生理驱力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激励行为,但是,这时人们产生的恐慌感和急迫感就会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使之成为行为的强大动力。(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表情是思想的信号。在许多场合,只能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表情也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手势、语调等能使言语信息表达得更加明确或确定。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正是通过信号交流作用来实现的。第六章情感障碍与意志行为障碍一、情感活动异常(一)表现为高涨和兴奋的情感活动异常1、情感高涨:表现为情感活动显著增强,经常欢欣喜悦,表现为情感活动显著增强,经常欢欣喜悦,对一切都非常乐观,骄傲自负,有夸大色彩。对一切都非常乐观,骄傲自负,有夸大色彩。2、欣快:感情呈现出一种病态高涨的状态。心情愉快,高兴异常,无忧无虑。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满不在乎,几乎失去注意力,往往与痴呆同时出现。3、情感爆发:在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在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异常。情感波动、哭笑无常,往往给人尽情发泄的印象,经数异常。情感波动、哭笑无常,往往给人尽情发泄的印象,经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恢复平静。十分钟至数小时恢复平静。4、病理性激情:一种突然、强烈而短暂的情感发作,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特点:发作缺乏诱因,或诱因很小;发生突然,强烈而短暂;有严重一是障碍;伴有明显植物神经变化,如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