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李媛研究现状:静脉输液的病人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静脉炎增加病人痛苦,降低住院满意度!病人发生了什么?静脉炎!静脉解剖静脉炎的定义静脉炎的发病机制静脉炎的分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静脉炎的分类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目录21345671静脉解剖静脉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膜中膜内膜静脉解剖-外膜•最外层•弹性纤维及疏松组织•支持和保护作用•包含血管,提供静脉自身营养•当穿刺针穿透这层时有突破感静脉解剖-中膜•中层,静脉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肌肉与弹性组织构成•维持静脉张力•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穿刺时感觉疼痛静脉解剖-内膜•最内层,由平滑的单层弹性内皮细胞组成•光滑的表面,允许血液细胞顺利通过•分泌肝素及前列腺素,起抗凝作用•在光滑内膜的下层是粗糙的表面,允许血小板聚集•形成静脉瓣静脉解剖–静脉瓣•由静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形成的半月形结构•成对出现,表现是静脉走行处的一个隆起,也可发生在静脉分岔处•头颈部静脉没有静脉瓣2静脉炎的定义静脉炎是输液治疗中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壁内膜受损继发的炎症反应。3静脉炎的发病机制静脉渗透性增强白细胞侵润改变静脉渗透性增强白细胞侵润改变损伤局部血小板形成血栓前列腺素E1.E2损伤局部血小板形成血栓前列腺素E1.E2静脉局部内膜损伤内皮细胞疼痛静脉局部内膜损伤内皮细胞疼痛致病因子致病因子第一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二步3静脉炎的发病机制使炎症进一步发展使炎症进一步发展血流缓慢血流缓慢释放组织胺静脉收缩,官腔变窄释放组织胺静脉收缩,官腔变窄第三步第三步第四步第四步结果结果4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可干预不可干预穿刺部位,输液装置、输液量、速度,穿刺者操作技术、无菌观念,溶液PH、渗透压患者机体因素、药物刺激性药名渗透压(mOsm/L)PH•(15~20%)复方氨基酸620~875•卡文(脂肪乳剂氨基酸)830•丙氨酰谷氨酰胺(力太、玺太)9215.4~6.0•50%GS2700•20%甘露醇1100•力能2726.5~8.8•力保航宁3806.5~8.5•尤文2737.5~8.7常见高渗性溶液5静脉炎的分级使用标准化的静脉炎量表!适用人群为成人和儿童。等级临床标准0无临床症状1穿刺部位发红,伴有或无疼痛2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3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到条索状的静脉,长度大于2.5CM脓液流出静脉炎量表6静脉炎的分类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7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重评估、早发现、早处理!静脉炎的预防重评估:治疗方案、治疗时长、血管特性手卫生:穿刺前后穿刺工具:•头皮钢针-单剂量给药<4h,且<3d•留置针-管径超过20G容易引起静脉炎,持续发疱剂输注,胃肠外营养,渗透浓度>900mOsm/L的液体不应应用•中心静脉-病情不稳定、间歇化疗、血流动力学监测,外周穿刺失败,对药物的性质没有限制。静脉炎的预防穿刺部位:•头皮钢针-手背静脉•留置针-首选前臂,能增加留置时间,减少疼痛及意外脱管、堵管•中心静脉-首选贵要静脉皮肤消毒:•“非接触式”技术•消毒范围-头皮钢针直径不小于5cm,留置针不小于8cm,中心静脉不小于20cm评估频率:中心静脉-至少每天检查一次留置针-至少每4小时检查一次,进行发疱剂药物输液时检查频率应更高静脉炎的处理静脉炎的处理物理疗法红外线理疗超短波理疗氧疗法局部外敷•冷敷法: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疼痛,减少药物的吸收,可促进有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局限损伤部位。适合于化疗及一些非缩血管药物。•热敷法:局部温热敷可以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与分散,减轻药物外渗所致皮肤伤害。主要用于缩血管药物的早期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局部温热敷可减轻机械性静脉炎的症状。静脉炎的处理药物治疗•喜辽妥/欧莱:均匀涂于患处,轻轻按摩3-5分钟,能有效改善静脉继发高凝状态,增加局部血流和循环,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及再生。•百多邦软膏:抗炎。•硫酸镁:湿敷患处皮肤表面,并加薄膜固定,2~3次/d。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血管,同时具有高渗作用,能使组织水肿在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