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X”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数字经济规模加速增长,充分释放红利的重要阶段,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阶段。为加快推进X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根据中省有关文件精神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X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建设原则(一)坚持目标导向,统筹推进。梳理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有计划、分层次统筹推进。(二)坚持基础共建,资源共享。加快政务云、大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交换,提升信息资源管控能力。(三)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结合实际,着力推进营商环境、民生服务和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形成具有X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范式。(四)坚持开放合作,安全高效。加强对外合作,广泛汇聚社会智力和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以安全促发展。(五)坚持需求主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探索低成本、高质量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二、建设目标以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智能化为总目标,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支撑环境、整合数据资源、构建城市综合指挥中心等,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到“X”末初步形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培育高端智能、新型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将X区打造成农业科技智慧新城。三、总体框架X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按照“3211”的架构进行优化。(一)落地三类应用通过对居民、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三大类服务对象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创新与完善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产业发展三大类智慧应用。1.政务服务。主要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安监、智慧信用、智慧食药监、智慧国土、智慧生态、智慧消防等。2.民生服务。主要包括农科城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人社、智慧社区等。3.产业发展。主要包括X农业云、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经济运行监测等。(二)建成两个中心1.城市综合指挥中心。依托实体智慧大厅,建设城市综合指挥中心。通过整合资源、集约管理,统一指挥、全局调度,实现全区集约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指挥管理,提高城市管理针对性、时效性和便捷性。2.大数据中心。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通过深化大数据相关技术及应用,汇聚、融合城市运行体征监测信息资源,整合形成全区统一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建成X大数据中心,为各领域智慧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三)夯实一个平台夯实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各部门智慧应用系统部署提供专业机房、网络、主机、存储备份、安全设施等基础支撑,保障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四)完善一网通以光网城市、宽带城市、移动互联网(4G/5G)、城市WIFI、电视网、物联网建设为突破,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基础数据传送网络。(五)健全保障体系为保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整体规划统筹有序推进,不断完善组织保障、管理体系、监督实施、工作流程、运营维护等方面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一套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四、重点任务(一)优化完善顶层设计结合中省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和信息化发展趋势,邀请高校专家或专业研究机构,对X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进行修订完善、优化提升。方案重点围绕X新型城镇化需求,统筹规划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明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框架、任务和重点工程,同时做好与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统筹城乡发展布局,科学指导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二)构建城市综合指挥中心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统一平台、逐步整合、数据融合的工作思路,建设反映城市运行态势、凸显农业科技服务特色的城市综合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以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建设全域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通过集成接入城乡综合监控视频、城市运行“一张图”和应急指挥等系统,实现公安、政法、城管、交通、环保、税务、农业、科技等部门业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