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目录1康复治疗目的2物理治疗3心理治疗3其他1康复治疗的目的目的1234降低安静心率亚极量运动心率改善通气功能运动肌肉的血流量提高最大吸氧量运动耐力和无氧阈减轻症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一定社交和工作能力2物理治疗-运动危险分级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尤其有氧运动心功能分级危险分层强度方式节奏实施修改运动方案运动治疗2危险级别NYHA运动能力临床特征监管及EKG监测A外表健康无须BⅠ级Ⅱ级≤6MET无充血性心衰表现,静息状态无心肌缺血或心绞痛,运动试验≤6MET时,SBP适度升高,静息或运动时出现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有自我调节运动能力只需在制定的运动阶段初期进行指导,6-12次EKG和血压监测C≥Ⅲ级≤6MET运动负荷≤6MET时发生心绞痛或缺血性ST段压低,运动时SBP低于静息时SBP,运动时非持续性室速,有心脏骤停史,有可能危及生命的医学情况运动整个过程需要医疗监督指导和心电及血压监测,直到安全性建立D≥Ⅳ级≤6MET失代偿心衰,未控制的心律失常,可因运动而加剧病情不推荐进行以增强适应为目的的活动,应重点恢复到C级或更高级物理治疗-运动危险分级运动危险分级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危险分层标准2禁忌证:物理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适应证与禁忌证0102•部分稳定性慢性心衰•不稳定慢性心衰•B级和C级稳定心衰患者2物理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相对禁忌证绝对禁忌证1.在过去的1-3天内体重增加≥1.8k1.过去的3-5天休息或劳力时运动耐量或呼吸困难进行性恶化2.正在接受间断或持续的多巴酚丁胺治疗2.低功率(<2METs)时出现明显缺血3.运动时收缩压下降3.未控制的糖尿病4.NYHA新功能Ⅳ级4.急性全身疾病或发热5.休息或劳力时出现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5.近期栓塞6.仰卧位休息时心率≥100次/分6.血栓性静脉炎7.先前存在并发症7.活动性心包炎或心肌炎8.中重度的主动脉狭窄9.需要手术治疗的反流性瓣膜性心脏病10.过去3周内的心肌梗死11.新发生的心房颤动2物理治疗-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强度方式节奏实施修改2物理治疗-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制定1)运动强度STEP01STEP02STEP03•靶心率=220-年龄(岁)•VO2max:一般70%~75%VO2max最常用在训练开始时可采用60%~65%VO2max•PRE:11-13分,一般患者可以耐受2心功能水平与活动强度的关系心功能分级活动强度Ⅰ级最大活动水平;持续活动5kcal,间断活动6.6kcal,最大代谢当量为6.5METs,主观劳累计分在13-15,可采用各种运动方式,活动强度可以较大。Ⅱ级最大持续活动水平为2.5kcal,间断活动4.0kcal,最大代谢当量为4.5METs,主观劳累计分在9-11,可采用各种运动方式,活动强度不宜过大,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活动时心率一般不宜超过20次/min。Ⅲ级最大持续活动水平为2.0kcal,间断活动2.7kcal,最大代谢当量为3.0METs,主观劳累计分在7,以腹式呼吸、放松训练为宜,可做不抗阻的简单四肢活动,活动时间一般为数分钟,活动时心率一般不宜超过10-15次/min,每次运动时间可达30min,至少每周活动次。Ⅳ级最大持续活动水平为1.5kcal,间断活动2.0kcal,最大代谢当量为1.5METs,只做腹式呼吸和放松训练等不增加心脏负荷的活动。可做四肢被动活动,活动时心率和血压一般应无明显增加,甚至有所下降。WHO提出可以进行缓慢步行,10-15min/次,1-2次/的,活动时必须无症状。物理治疗-运动处方制定2物理治疗-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制定2)运动方式2活动METs活动METs坐床1.2步行1.6km/h1.5-2.0坐床边2.0步行2.4km/h2.0-0.5坐椅1.2散步4.0km/h3.0上楼9.0步行5.0km/h3.4下楼5.2步行6.5km/h5.6骑车(慢速)3.5步行8.0km/h6.7骑车(中速)5.7游泳(慢)4.5常用有氧运动的METs物理治疗-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制定2)运动方式2物理治疗-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制定3)训练节奏运动训练开始时,一般应控制在5~10min为宜,且每运动2~4min间隔休息1min此后运动时间可以按1~2min的节奏逐渐增加,直到30~40min采用低强度运动量开始,缓慢、小量增加负荷的原则2物理治疗-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制定4)准备活动和结束活动准备活动与结束活动必须充分,时间最好不少于10min,以防止发生心血管意外若有些患者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