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添加您的副标题LOREMIPSUMDOLOR中风(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德州联合医院——NICU张茹彦(一)风痰偏盛证头昏目眩,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偏红苔黄,脉弦。(二)气虚淤痹证半身不遂,肢软无力,言语涩,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弱。(三)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肢体肌肉萎缩,耳鸣目眩,舌强不语,舌红脉细。一、常见证候要点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一)半身不遂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变化。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防止坠床,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3.协助康复医师进行良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4.遵医嘱循经按摩,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操作流程见附页)。5.遵医嘱艾条灸,患侧上肢取穴: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二)舌强语蹇1.评估患者语言功能障碍情况,建立护患交流板,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随时给予肯定以增强患者的信心。2.遵医嘱行耳针治疗,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舌、内耳。(三)吞咽困难1.评估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级别。制定吞咽训练计划.2.必要时遵医嘱行管饲,做好留置胃管的护理。3.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训练和体位训练为主。一般先用糊状或胶状食物进行训练,少量多次,逐步过渡到普通食物。4.对中度、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接训练为主,主要包括:增强口面部肌群运动、舌体运动和下颌骨的张合运动;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四)便秘1.指导患者定时排便,忌努挣。2.鼓励患者多饮水,建议每天饮水量在l500ml以上。3.饮食以粗纤维为主,多吃有利于通便的食物,如黑芝麻、蔬菜、瓜果等;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豆制品、圆葱等。4.穴位按摩,取穴: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5.腹部按摩:取平卧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每次20~30周,每日2~3次。6.中药敷贴:大黄粉3克加醋适量调制成糊状,敷于神厥穴。(五)二便失禁1.观察二便色、质、量。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2.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使用便器时动作轻缓,避免拖、拉。3.进食健脾养胃益肾食物,如山药、薏苡仁、小米、木瓜、南瓜、胡萝卜等4.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l~2项:(1)艾条灸穴位:神阙、气海、关元、百会、三阴交、足三里。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取主穴大肠、小肠、胃、脾,配穴:交感、神门。(3)穴位按摩:遵医嘱取穴肾腧穴、八髎穴、足三里、天枢等穴。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4)中药贴敷加红外线灯照射。中药置于患者中脘或神阙穴,予红外线灯在距离相应穴位或病变部位30~50cm处直接照射,治疗30分钟,注意防烫伤。(五)二便失禁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内服中药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二)注射给药醒脑静注射液含芳香走窜药物,开启后立即使用,防止挥发;生脉注射液,用药宜慢,滴速<30滴/分钟,并适量稀释。(三)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2.循经按摩3.耳穴压豆4.艾条灸(四)皮肤按摩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防治。1.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2.操作者右手大鱼际处喷取适量1%当归红花液,于受压部位或骨突处中心向外旋转按摩,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3.按摩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如皮肤已有破损,严禁按摩。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调摄情志、建立信心,起居有常、戒烟酒、慎避外邪。2.注意安全,防呛咳窒息、防跌倒坠床、防压疮、防烫伤等意外。(二)饮食指导1.风痰偏盛证:进食祛风化痰开窍的食品,如山楂、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