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材料介绍 1 . 1 绝缘材料概论 绝缘材料又称电介质,是电阻率高、导电能力低的物资。绝缘材料可用于隔离带电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流按一定方向流通。在变压器产品中,绝缘材料还起着散热、冷却、支撑、固定、灭弧、改善电位梯度、防潮、防霉和保护导体等作用。 绝缘材料按电压等级分类:一般分为: Y ( 90 ℃ )、 A ( 105 )、 E ( 120 ℃ )、 B ( 130 ℃ )、F ( 155 ℃ )、 H ( 180 ℃ )、 C (大于 180 ℃ )。 变压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是指绝缘材料在变压器所允许承受的最高温度。如果正确地使用绝缘材料,就能保证材料 20 年的使用寿命。否则就会依据 8 ℃ 定律( A 级绝缘温度每升高 8 ℃ ,使用寿命降低一半、 B 级绝缘是 10 ℃ , H 级是12 ℃ 。这一规律被称为热老化的 8 ℃ 规律)降低使用寿命。由高聚物组成的绝缘材料的耐热性一半比无机电介质低。 绝缘材料性能与其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变压器绝缘材料品种很多,按其形态一般可分气体绝缘材料、液体绝缘材料和固体绝缘材料。 2 、变压器绝缘材料电器性能的四个基本参数。 变压器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四个基本参数包括绝缘电阻、介电系数、介质损耗因数和绝缘强度。 2.1 绝缘电阻 2.1.1 绝缘电阻的概念 绝缘材料的电阻是指绝缘材料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加压时间较长,且使线路上的充电电流和吸收电流消失,只有漏电电流通过时的电阻值 /一般规定为电压加上一分钟后,所测得的电阻值即绝缘电阻值。对于高电压大容量的变压器,测量绝缘电阻时规定为加压 10 分钟。 2.1.2 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 2.1.2.1 温度与绝缘电阻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率呈指数下降,这是因为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得平均动能增大,使分子动能达到活化能得几率增加,离子容易转移。 2.1.2.2 湿度与绝缘电阻得关系 水分浸入电介质中,增加了导电离子,又能促进杂质及极性分子离解。因此绝缘材料随着湿度增大而下降,尤其是绝缘纸或绝缘纸板得绝缘电阻下降的幅度更大。 电介质表面水分对其表面电阻影响很灵敏,离子晶体极性材料等亲水物资对水的吸引力大于水分子间的内聚力,表面连续的水层降低表面电阻。因此电器设备由于受潮引起绝缘电阻降低,造成漏电电流过大而损坏设备。 2.1.2.3 杂质与绝缘电阻的关系 电介质的杂质直接增加了导电离子,使电阻下降,杂质又容易混入极性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