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的设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输电线运行的可靠性。继电保护选用的不合理,被保护线路有故障时保护该动不动,不该动时误动,影响了送电的可靠性。故选用合适的继电保护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是根据电力系统电网结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线路长度、用户性质以及继电保护的性能和特点进行的。 电力系统按继电保护的作用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异常运行保护。 1、 主保护:当被保护元件出故障时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故障,保证无故障元件安全运行。如主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 2、 后备保护:当被保护元件主保护拒动时,能以较长的时间(相对于主保护)切除故障称后备保护。线路保护中的过流保护可做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后备保护可分近后备和远后备。 远后备: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切除故障。 近后备: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切除故障。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实现后备。 3、 辅助保护:为了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主、后保护退出运行而增加的简单保护。如断线闭锁、启动保护。 4、 异常运行保护:是反映被保护设备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作用于发信号或跳闸。如低励失磁、过负荷。 名词解释 1、线路保护中的几个名词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的特征是线路中的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增大。利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电流、电压及它们之间相角的变化,可以构成电流、电压和方向保护。即反映故障时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称为过电流保护;反映故障时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保护,称为低电压保护;反映电流、电压之间相位差的变化而动作的保护称为方向保护。他们都安装在线路的始端(即电源端),这些保护的优点是保护范围可以延伸到相邻线路中去,因而可以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缺点是不能严格区分保护范围内部和保护范围外部的短路,为了保证选择性,则将影响了它的速动性或灵敏性。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气量大小或相位变化的保护称为纵联差动保护,其优点是可以严格区分保护范围内部和外部的短路,可以实现全线范围内保护的快速动作,而且保证了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其缺点是要有交换两侧信号的通道和不能对相邻线路实现后备保护。当输电线路发生不对称接地短路时,利用对称分量法,可以将不对称短路电流分解为正序电流、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也可以分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