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心理的实质科学的心理观认为:科学的心理观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一、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细胞体树突轴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浆2、神经元的功能兴奋功能:神经元接受刺激而进入活动状态的功能。整合功能:细胞体把各方面传来的兴奋加以整合,使兴奋加强或减弱。传导功能:细胞体把整合后的兴奋作为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3、神经元的分类4、突触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将神经元分为三类:感受器中间神经元效应器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脑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脑的结构与功能脑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通常把延脑、桥脑、中脑合称脑干。另外还有两个结构也很重要,分别是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大脑大脑位于间脑之上,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因此,我们通常将大脑称为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的结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70%左右。在两个半球表面覆盖着一层2~5毫米厚的灰质,叫大脑皮层或皮质,总面积约2200厘米~2600厘米,约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半球表面布满了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回,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主要的沟裂将大脑半球分了四个叶。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前额叶-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顶叶-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颞叶-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枕叶-负责处理视觉信息。在大脑皮层上有几个功能相对集中的中枢和联合区,分管一定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感觉中枢:视觉区、听觉区、机体感觉区运动中枢: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身体每一部分的运动都在皮层上有相应的代表区,代表区域的大小与身体运动的复杂程度有关。大脑每一半球的运动中枢只控制对侧躯体的运动。言语中枢:说话中枢(运动性言语中枢)听话中枢(听觉性言语中枢)书写中枢(运动性言语中枢)阅读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联合区:人的大脑半球除了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脑区称为联合区,在几个中枢间起联合作用,是调节比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的皮层区。二、心理是脑的机能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2.反射弧、反射环3.反射的种类: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4.条件反射的系统性:动力定型、两种信号系统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兴奋过程、抑制过程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反射的概念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的具体程序是:客观刺激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效应器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反射弧感觉器官感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官反射环反射弧的终末环节并不意味着反射活动的结束,在通常情况下,由效应器官产生的反应动作又将成为对有机体的一种新鲜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射“环形”通路。客观刺激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效应器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反馈反应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又称为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下来的反射活动,它是有机体的本能行为。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低级中枢。无条件反射主要有五种:食物反射、内脏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的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经典性条件反射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