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的发育输卵管漏斗部输卵管壶腹部受精受精卵输卵管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桑椹胚囊胚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黄体原始卵泡卵巢成熟卵泡输卵管漏斗部输卵管壶腹部受精受精卵输卵管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桑椹胚囊胚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黄体原始卵泡卵巢成熟卵泡三个发育阶段增殖期(~2w):受精、植入、二胚层胚盘形成;胚胎期(3w~8w):分化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系统,胚胎初具人形;胎儿期(9w~):腭部的发育在此期开始阶段完成。1.增殖期时间:受孕-第二/三周特点:受精卵-桑葚胚-胚泡-原肠胚-神经胚(二胚层)(三胚层)2.胚胎期时间:第二/三周—第八周特点:颌面部发育基本完成3.胎儿期时间:第三个月–出生特点:生长为主,形态分化不明显颌面部的发育A:胚胎第4周B:胚胎第5周C:胚胎第6周D:胚胎第8周E:成人面部各突起融合的位置面部发育过程胚胎第3周,前脑生长迅速,下端出现了突起称额鼻突①。此后,在额鼻突的下方出现下颌突②③,两侧的下颌突迅速生长并在中线联合。胚胎第24天,下颌突两侧的上方区域长出两个分支状突起,称上颌突④⑤。胚胎第4周上颌突(maxillaryprocess):下颌突两侧的上方口凹(oralpit)/原始口腔(stomadeum):上-额鼻突下-下颌突两侧-上颌突胚胎第4周额鼻突末端出现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窝。嗅窝将额鼻突分成3个突起:中鼻突⑥和两个侧鼻突⑦⑧。鼻凹将来发育成鼻孔;鼻板细胞形成鼻黏膜及嗅神经上皮。胚胎第4周末(28天)额鼻突的变化–嗅板/鼻板:额鼻突末端两侧外胚层上皮增生,形成鼻粘膜和嗅神经上皮–鼻凹/嗅窝:嗅板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形成鼻孔–中鼻突、侧鼻突胚胎第5周中鼻突生长迅速,其末端出现球状突⑨⑩面部发育所需的突起已齐备。面部即由突起发育而来。胚胎第六周球状突:中鼻突末端胚胎第6周面部的突起一面继续生长,一面与相邻或对侧的突起联合。中鼻突的两个球状突向下生长并在中线处联合,形成人中。上颌突自两侧向中线方向生长与球状突融合形成上唇,其中球状突形成上唇的近中1/3部分,上颌突形成远中2/3部分。联合十个面突–额鼻突x1–下颌突x2–上颌突x2–中鼻突x1–侧鼻突x2–球状突x2联合与融合–上颌突+下颌突:正常口裂,口角–左右球状突:上唇人中–球状突+上颌突:上唇–中鼻突+侧鼻突–侧鼻突+上颌突胚胎第7-8周面部各突起已完成联合,颜面初具人的面形。鼻宽而扁,鼻孔朝前,彼此分离较远;两眼位于头的外侧,眼距较宽。胎儿期的颜面进一步生长,主要是面部正中部分向前生长,面部垂直高度增加,鼻梁抬高,鼻孔向下并相互接近,鼻部变得狭窄。面部发育异常各种致畸形因子可影响面突的生长和发育,使其生长停止或减缓,导致面突不能如期联合而形成面部畸形。主要发生在胚胎第6至第7周的面突联合期,常见的有唇裂、面裂等。单侧唇裂双侧唇裂上唇正中裂下唇正中裂斜面裂横面裂面部畸形单侧唇裂双侧唇裂上唇正中裂下唇正中裂斜面裂横面裂面部畸形唇红的特点上皮有角化,细胞中含较多的角母蛋白,透明度较高;固有层乳头狭长,含许多毛细血管袢;唇红部黏膜下层无小涎腺及皮脂腺,故易裂。唇红的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