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有路由协议 、MAC 协议 、拓扑控制 、定位技术 等。路由协议:数据包的传送需要通过多跳通信方式到达目的端,因此路由选择算法是网络层设计的一个主要任务。 路由协议主要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节点通过网络转发到目的节点,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1.寻找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的优化路径。2.将数据分组沿着优化路径正确转发。无线传感器与传统的无线网络协议不同之处,它受到能量消耗的制约, 并且只能获取到局部拓扑结构的信息,由于这两个原因, 无线传感器的路由协议要能够在局部网络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路径。传感器由于它很强的应用相关性,不同应用中的路由协议差别很大, 没有通用的路由协议。 无线路由器的路由协议应具备以下特点:(1) 能量优先 。需要考虑到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网络能量均衡使用的问题。(2) 基于局部拓扑信息 。WSN 为了节省通信能量, 通常采用多跳的通信模式,因此节点如何在只能获取到局部拓扑信息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简单高效的路由机制,这是WSN 的一个基本问题。(3) 以数据为中心 。传统路由协议通常以地址作为节点的标识和路由的依据,而 WSN 由于节点的随机分布,所关注的是监测区域的感知数据 ,而不是具体哪个节点获取的信息,要形成以数据为中心的消息转发路径。(4) 应用相关 。设计者需要针对每一个具体应用的需求,设计与之适应的特定路由机制。现介绍几种常见的路由协议 (平面路由协议、 网络分层路由协议、 地理定位辅助路由协议):一、平面路由协议平面路由协议中, 逻辑结构时平面结构, 节点间地位平等, 通过局部操作和反馈信息来生成路由。 当汇聚点向某些区域发送查询并等待来自于这些区域内传感器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其中的数据不能采用全局统一的ID,而是要采用基于属性的命名机制进行描述。 平面路由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鲁棒性(即路由机制的容错能力) 较好,缺点是缺乏对通信资源的优化管理,对网络动态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其中典型的平面路由协议有以下几种:1.1.洪泛式路由 (Flooding):这是一种传统的网络通信路由协议。 这种算法不要求维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相关路由的计算,仅要求接受到信息的节点以广播形式转发数据包。例如:S 节点要传送一段数据给D 节点,它需要通过网络将副本传送给它每一个邻居节点,一直到传送到节点D 为止或者为该数据所设定的生存期限为零为止。优点在于:实现简单;不需要为保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