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的原理及人工耳蜗植入术苹果人工耳蜗的定义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绕过发生病变的内耳毛细胞,将声音能量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刺激耳蜗中残存的神经元细胞而产生听觉。人工耳蜗构成人工耳蜗的主要部分包括体外部分和植入部分:体外部分包括:①外部麦克风:拾取声音并转化为电信号;②言语处理器:可根据预先设置的编码策略对接收的电信号编程;③传输线圈:将言语处理器提供的信号转为射频信号传输给接收-刺激器。人工耳蜗构成体内植入部分包括:①接收-刺激器:接收射频信号并转化为电脉冲,刺激电极阵列;②多通道电极阵列:电流通过植入的电极直接传送至耳蜗中残存的神经元细胞从而产生听觉。人工耳蜗的基本功能人工耳蜗必须取代真实耳蜗的两大基本功能:转换和编码。1.转换:在最简单的模式下,人工耳蜗分析获得的声音能量,通过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与放大、压缩、过滤、提取等处理相结合,使其与人耳所能接受的电刺激强度动态范围相匹配。电信号从外部装置经过皮肤传入耳蜗内的电极阵列,而后将编码后的信号传输给残存的听觉神经元成分—螺旋神经节和轴突。刺激部分沿听神经传送到大脑,并在大脑被翻译成有意义的声音。2.编码:编码策略定义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并能被大脑识别翻译的方法。编码策略的效率越高,效果越好,大脑能从人工耳蜗输入的信息中识别含义的可能性越高,而没有含义的声音只是无用的噪声。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适应人群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者①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②最佳年龄应为6个月—5岁;③配戴合适的助听器,经过听力康复训练3-6个月后听力语言能力无明显改善;④无手术禁忌症;⑤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⑥家庭的支持人工耳蜗禁忌症①绝对禁忌症:内耳严重畸形,听神经缺如,严重智力障碍,无法配合语言训练者,严重的精神病患,中耳乳突有急、慢性炎症未消除者;②相对禁忌症:包括全身一般情况差,不能控制的癫痫,没有可靠的康复训练条件。人工耳蜗手术的术前评估医学评估:采集病史和耳科学检查病史采集的重点是耳聋病因和发病过程。术前要求植入侧耳部没有感染,鼓膜完整,如达不到,术前需先进行内科或外科治疗。听力学评估:判定此手术是否适用评估包括无助听听力和助听听力两种情况,对于语前聋儿童进行植入前评估时,主张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影像学评估:评估耳蜗发育情况是否存在先天畸形。语言能力评估:判断患者现阶段的语言能力状况术前康复训练和助听器配戴情况:更好了解患者听力情况,为以后听觉语言训练打好基础。心理、智力及学习能力评估:帮助家长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人工耳蜗植入术器械:耳根治,耳纤维器械,耳蜗器械,动力系统手柄及钻头,面神经监测系统敷料:耳根治敷料(三个孔巾)一次性物品:儿外针,15号刀片,7号线*1,吸引器头,吸引器管,小纱布15块,9*10刀口贴,棉签,注射器1ml*2,5ml*2,20ml*2,脑科膜,显微镜套,灯把*1,骨腊*1,油纱条*1,明胶海绵*1,小棉片*1包,酒精球若干。贵重物品:针型电刀*1,口腔双极*1,V905*2,爱维*1,小弹绷1,冲洗水管*1,人工耳蜗*1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操作:全麻下进行,现在手术通常采用乳突-面神经隐窝入路。将患儿去枕平卧,患耳朝上,头下垫头圈,防止耳朵受压。双眼涂金霉素眼膏,保护角膜。正确插入面神经导线电极,固定牢靠,保证其正常工作。人工耳蜗植入术常规消毒铺单后,协助医生安装显微镜套,连接电刀、吸引器、双极电凝、电钻、面神经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巡视,保证物品供应。根据不同的人工耳蜗装置,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常规距乳突上方5mm,距耳后沟5-10mm呈“C”型,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乳突骨质。按照植入物的大小在乳突后部骨质上用电钻磨出一个相应大小的骨床。骨床周围用小的切割钻头磨出若干个小孔,以备穿线固定植入物。人工耳蜗植入术行乳突开放术,开放窦口。开放后鼓室。用直径1.2mm的金刚钻头在骨岬上开窗。插入试验电极。然后把待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