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湿化神经外科王琼学习目标1.1.人工气道的定义与分类人工气道的定义与分类1.1.人工气道的定义与分类人工气道的定义与分类2.2.人工气道湿化的原因及作用人工气道湿化的原因及作用2.2.人工气道湿化的原因及作用人工气道湿化的原因及作用3.3.气道湿化的方法气道湿化的方法3.3.气道湿化的方法气道湿化的方法4.4.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液的选择4.4.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液的选择5.5.湿化效果的判断湿化效果的判断5.5.湿化效果的判断湿化效果的判断人工气道的概念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人工气道的分类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口咽气道鼻咽气道下呼吸道人工气道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原因1、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非特异性防御功能削弱2、加上气道开放和机械通气,使呼吸道水分蒸发增加,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失,痰液不易被咳出或吸出,严重时可能会形成痰栓或痰痂,堵塞气道,影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缺氧、窒息。因此,人工气道必须充分湿化,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黏度,才能维持气道粘液-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气道湿化的作用1、保持呼吸道的温度和湿度2、纠正缺氧,改善通气3、稀释呼吸道内分泌物,使其易于咳出或吸引气道湿化装置气道湿化的方法(一)间断湿化法用5ml注射器沿气管导管壁在吸气末将湿化液间断注入气道,为每隔30~60分钟向气道内滴入2~3ml湿化液。气道湿化的方法(一)间断湿化法优点:湿化程度满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工气道干燥、缺水。缺点:1、只能湿化气道,不能弥散至小气道。2、当注入湿化液时患者可出现刺激性干咳,短时间内气道阻力增高,血氧饱和度下降;若未及时清除分泌物,血氧饱和度难以复升,并且由于刺激性干咳而将湿化液咳出导致湿化不彻底。3、注入湿化液时,可将气道上部的痰液冲入深部,增加肺部感染机会。4、护理人员操作过于频繁,费时费力且临床效果不佳。(二)持续湿化法1、输液器持续滴入法将配置好的瓶装湿化液接上输液器,按静脉输液法排气后将头皮针前端软管(去针)插入气管插管15-18cm,插入气管切开5-8cm,并用胶布固定,以8-10ml/h的速度持续滴入,因气管切开病人每日由呼吸道失水约200ml,所以湿化量以200~220ml为宜.优点: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缺点:不易准确控制滴入速度和滴入总量气道湿化的方法(二)持续湿化法2、微量泵持续注入法将装有湿化液的50ml注射器置入微量泵内,连接延长管及头皮针前端软管,同样深度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优点:控制速度准确,将湿化液沿管壁缓慢滴入气道,对气道刺激性小,患者无不适感,能有效补充因气管切开术引起的气道持续性水分丢失,提高了湿化效果,使痰液稀释并易于咳出。缺点:微量泵收费高气道湿化的方法(三)加热湿化器(HH)湿化法通过电流加热湿化器内湿化液产生水蒸气,经传送管理送达患者呼吸道内。加热湿化器应保证湿化温度在32-37℃,防止烫伤气道或导致细菌滋生。优点:属于主动湿化装置,湿化效果好缺点:传送管道的散热使湿化器内温度高于输给患者的温度产生冷凝水,可能是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之一。气道湿化的方法气道湿化的方法置优点:人工鼻具有细菌滤过和保水、保热等优点,可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和改善肺功能。缺点:只是利用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和水份,对脱水、低温、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病人来说不是理想的湿化装置,同时气道高阻力病人也不宜使用。(五)雾化吸入湿化法气道湿化的方法优点:有较好的湿化作用。具有雾滴均匀、可调节雾量、不受温度影响等优点。缺点:不提供热量,对吸入气体的温化效果差。产生大量水蒸气把气体稀释,使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五)雾化吸入湿化法气道湿化的方法多数学者提倡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避免长期雾化导致肺不张、缺氧等不了症状。湿化液的选择(一)生理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