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其任务是阐明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人体解剖学可分为骨学、内脏学、肌肉学、关节学、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了,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所呈的姿势。描述任何结构时均以此姿势为标准。解剖学中的方位术语第一部分骨学1、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除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以外,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四肢骨)3部分。2、骨是人体的一种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坚硬而有弹性,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并具有改建、修复和再生能力。颅骨共23块,分为脑颅骨(8块)和面颅骨(15块)躯干骨共51块,包括胸骨(1块)、肋骨(12对,24块)、椎骨(幼年时33块,成年后24+2块)躯干骨胸骨、肋骨胸骨:长而扁,位于胸前壁正中肋骨:细长而呈弓形,共12对,上7对肋骨借助肋软骨连于胸骨,第8至10对肋软骨依次接于上位肋软骨,第11、12对肋软骨游离于腹中躯干骨椎骨椎骨:幼年时33块,即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尾椎4个。随着年龄增长,5个骶椎融合成一块骶骨,4个尾椎融合成一块尾骨。附肢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每侧32块,一共64块)和下肢骨(每侧31块,共62块)。由于人体直立,上肢从支持功能中解放出来,成为灵活运动的劳动器官,因而上肢骨和形体轻巧,利于劳动;下肢骨粗壮强大,起着支撑和移动身体的作用。第二部分内脏学解剖学上,将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4大系统的器官合称为内脏。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