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河南省省立医院HenanProvincialHospital2018目录/Contents一二三四妊娠合并心脏病种类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并发症五诊断与防治一、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心肌炎妊高症心脏病占35%-50%1.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紫绀型母儿死亡率30%~50%不宜孕产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第II产程右左分流紫绀心衰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占2/3~3/4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衰左心射血阻力增加重症可心衰死亡手术矫正后妊娠妊娠期外周阻力下降,二尖瓣反流减轻,能较好耐受妊娠妊娠期外周阻力下降,主动脉反流减轻,可耐受妊娠妊娠期血容量↑,分娩及产褥早期回心血量↑,肺循环血量↑左房左室肺血管阻力↑,造成急性肺水肿3.风湿性心脏病1、二尖瓣狭窄(MS)风湿性心脏病2、二尖瓣关闭不全(MI)妊娠期外周阻力下降二尖瓣反流程度减轻单纯MI能耐受妊娠、分娩及产褥风湿性心脏病3、主动脉瓣狭窄(AVS)重型可发生肺水肿和低排量性心功能衰竭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重型AI可发生左心衰,易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妊娠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1.孕前无心血管疾病史2.本次妊娠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3.晚孕、产时或产后10天内4.以心肌损坏为特征心衰征候群(以左心衰为主的全心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往无心脏病病史及体征,而突然发生以左心衰为主的全身衰竭;•心肌供血不足、心肌间质水肿、点状出血及坏死,浓缩型血液粘度↑,加重供血不足或合并重度贫血出现心衰;•易误诊为上感和支气管炎,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病因消除后多能恢复。•病因消除后多能恢复。•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发生于妊娠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的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咯血、肝大、浮肿等;•彩超:心脏扩大(左室、左房大为主),心缩力、射血功能↓;•ECG:心律失常、左室肥厚、S-T段、T波异常;•一部分因心衰、肺梗死、心律失常而死亡;•初次心衰早期治疗后,1/3-1/2可康复,再次妊娠复发;•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无特异性诊断手段。4.围生期心肌病5.心肌炎•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柯萨奇、流感、疱疹)、细菌、真菌、药物、毒物;•常有发热、咽痛、咳嗽之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心脏扩大、ST段及T波异常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加,发病3周后血清抗体都增高4倍•病情控制良好者,可在密切监护下妊娠。1、血容量↑30~45%(孕6周—产后6周),32w-34w高峰2、心排出量↑30~50%(80ml),妊10w出现,妊32w达高峰,3、心率↑(增加10次/分),妊中晚期出现4、心肌耗氧量↑5、心脏位置的改变(向左向上移位)6、大血管轻度扭曲,心脏容量↑7、心肌轻度肥大,心脏杂音妊娠期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二、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对心脏病的影响妊娠期二、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对心脏病的影响分娩期1、心脏负担最重时期2、血容量进一步增加:每次宫缩约有250ml-500ml血液挤进体循环3、心排出量进一步增加:宫缩时增加24%4、血压增高,脉压增大,中心静脉压升高5、第二产程孕妇屏气,肺循环压力增加6、胎儿胎盘娩出后,腹腔内压骤降,大量血液向内脏灌注二、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对心脏病的影响产褥期1、产后3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时期2、子宫收缩一部分血液进入体循环3、组织间隙潴留的液体回到体循环4、心血管系统变化尚没有恢复到孕前状态三、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影响1、心功能控制不良者影响胎儿发育,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是正常的2~3倍2、心功能良好者,剖宫产机率高3、心脏病药物对胎儿的潜在毒性(地高辛可通过胎盘)4、遗传致先天性心脏病是正常5倍(室缺,肥厚性心脏病,马方综合征)四、常见并发症1、心力衰竭:原有心功能受损,妊娠期可加重心功能不全,出现房颤、心动过速、急性肺水肿、心衰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菌血症,泌尿生殖道感染)3、缺氧和发绀4、静脉栓塞和肺栓塞(高凝状态,伴静脉压增高及静脉瘀滞)五、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