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A 地块静压方桩施工补充方案为了预防茅泾浜地块由于基坑围护和桩基工程施工流程的倒置,而影响基坑围护桩止水质量,于 2024 年 5 月 14 日由业主方组织并邀请了无锡市建设工程的专家,就“预制砼方桩施工对基坑围护质量的影响问题”提出了论证意见。现根据《桩基施工专家论证意见》,结合现场作业条件的实际情况及 A 地块基础平面设计的基础承台布局之柱网尺寸、预制桩设计参数等内容,在 5 月 8 日送审的《A 地块预制方桩静压施工组织方案》的基础上,拟定如下着重点内容的补充方案,作为静压桩施工的技术文件。一、压桩顺序及流向1.1、由北往南 A 地块基础由北往南施打,即以字母轴线的北端轴朝南端的轴方向,静压桩行车路线,以轴线“S”形顺序跳打,逐步推动;1.2、自外往内 从基坑外围的承台朝中心承台静压,即以数字轴线的东端轴、西端轴朝中部、轴方向静压作业。依据平面图基底的桩顶标高,-9.45m 西半面、-6.65m东半面分块施工。1.3、周边朝中部 本项目预制方桩的静压,原则上从基坑四周往中间施打,尽可能减少土体往基坑围护桩周边挤压,避开损坏止水搅拌桩而出现渗漏水的问题。附图 1:A 地块静压桩施工压桩流向示意图。二、跳格施工及引孔措施2.1、静压预制方桩从四周往中间施打后,A 地块中部土体的挤压效应可能会增加。拟定对静压桩机的行走路线采纳“S”形顺序,跳格作业。如 A 地块东半部分桩顶标高-6.65m 平面~/~轴范围,轴线上的承台桩,由朝轴;轴线上的承台桩,由朝轴;轴线上的承台桩,又由朝轴的顺序,以次类推。达到以跳格作业方法,减少挤土效应的目的。2.2、根据业主方委托无锡高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基坑支护的监测预报,在预制方桩静压过程中,对围护结构出现水平位移接近报警值(报警值变形速率±8mm,累计变形值±40mm)时,拟定实行预钻孔(引孔)沉桩,避开或减小静压桩挤土效应。⑴ 以字母轴线和承台为依据,间隔轴线、间隔承台设置引孔位置;⑵ 每个承台中有 3 根或 4 根预制方桩的,做 1 根桩引孔;如为 5 桩承台的做 2 根桩引孔,对角线布置;/~轴平面预制方桩较为集中的大承台基础,考虑做 6~8 根桩的引孔,即在靠承台南北侧面的边缘桩,间隔设置引孔。⑶ 引孔直径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 50~100mm(即 300~350mm),深度视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而定。拟定为桩长的 1/3(即桩顶标高以下 8.00m),施工时随钻随打,释放挤土应力。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