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通乳对乳痈的辩证施护内容壹案例分析贰辩证施护手法通乳治乳痈认识乳痈及病因乳汁淤积肝郁胃热热毒入侵乳痈乳痈分期气滞热雍: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热毒炽盛:壮热,乳房肿痛,皮肤掀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正虚毒恋:溃脓后乳房肿痛减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面色少华,全身乏力,或低热不退,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弱无力。55案例分析李芳,女,28岁,于2016.3.2615:30平产分娩一男婴,产后3天开始出现右乳房外上结块,疼痛,伴发热,最高温度达39.0度,恶露未尽,大便3日未行。体检:右乳房外上象限结块,大小约4cm*5cm,质地中等,波动不明显,表面皮肤微红,腋下淋巴结可触及肿大,苔薄黄腻,脉细数。66辩证思维程序第一步:首先辩病,根据患者产后3天,有乳汁排泄不畅,乳房结块,腋下淋巴结肿大等,可以初步诊断为乳痈,而且外吹乳痈。第二步:进行必要的检查,为明确感染的严重程度,需作检查血常规检查,一般可见白细胞升高;为明确是否形成脓肿,应做乳房病变的B超检查,可以发现乳房不均匀低回声,或有液性暗区。第三步:对疾病进行分期,本病初期,局部肿块没有明显的波动,无鸡啄样痛,故属初期。77辩证思维程序第四步:进行辩证论证,应该先进行辩证分析,乳汁排出不畅,乳房结块,为肝郁,肝气疏泄不畅;发热,大便秘结,为阳明胃热。证肝郁胃热,气滞热雍型,治拟疏肝清胃通乳络。方用瓜蒌牛蒡汤加减。第五步:根据病人的兼证对上述方剂进行加减。患者恶露未尽,宜养血活血,可以适当加入当归、益母草、黄芩、川穹;热重加石膏山栀;肿痛者加乳香;回乳加焦山楂、麦芽等。88辩证思维程序第六步:辩证选择外治法,病在初期主要是乳汁淤积,可以先用推拿排乳手法,排出淤积的乳汁;初期以消为贵,先冷敷后热敷,也可选择包心菜叶或清凉膏外敷。第七步:调摄与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哺乳方式,注意哺乳后要排空乳汁;保持愉快的心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内经》,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皇帝内经》1.乳房阳明所司、乳头厥阴所司2.“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将理,冲任不和,或邪风。所客,则气雍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3.《素问.调经论篇》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温经通络,通乳为先”1、评估2、点穴3、手法4、评价排乳操作流程排乳手法融会贯通摩法揉法按法梳法温开水热敷介质有效通乳按摩手法运用按揉、摩膻中穴梳法捏拿肩井穴按揉乳中、乳根天池常见催乳穴位手太阴肺经——云门穴、中府穴1、云门【具体位置】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凸上方,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取穴方法】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2、中府【具体位置】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取穴方法】云门穴直下1寸。足阳明胃经——屋翳、膺窗、乳中、乳根、足三里1、屋翳【具体位置】在第二肋间隙,有大胸肌、小胸肌,深层为肌间内外肌;有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2、膺窗【具体位置】胸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乳头上方,第三肋间隙凹陷处。【取穴方法】锁骨中点下缘与乳头(乳中)连线的下1/4折点处3、乳中【具体位置】位于乳头正中央,常配乳根按摩通乳【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卧位,第4肋间隙,乳头正中央即为乳中穴所在处。4、乳根【具体位置】位于人体的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取穴方法】在乳头中央直下第一肋间隙处。5、足三里【具体位置】位于外膝眼下4横指、胫骨边缘。【取穴方法】左腿为例,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处,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足少阴肾经——神封穴神封【具体位置】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取穴方法】仰卧位,在第四肋间隙,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