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在哺乳期处理乳腺解剖概要脂肪层的下面是纤维组织包绕的15-20个乳腺叶,它们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乳腺叶的出口导管称为输乳管,它们向乳头前进,在乳头下方膨大为输乳管窦,然后末端变细,开口于乳头。每个乳腺叶可分为许多个乳腺小叶,乳腺小叶又由许多个腺泡组成。腺泡由近似立方体的乳腺细胞组成。哺乳时,乳汁由乳腺细胞分泌,聚集到腺泡内,由腺泡管排出,腺泡管汇集成小叶内乳管,再进一步汇集到输乳管,最后由乳头排出。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哺乳期乳腺增生•主要症状表现是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哺乳期乳腺增生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哺乳期乳腺增生的症状•1、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2、乳头溢液哺乳期乳腺增生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3、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4、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乳腺增生哺乳期正确处理•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会变得比较热、重且疼痛,甚至如石头般硬。这样的肿胀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和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当产妇在婴儿出生后未及早开始喂哺母乳或间隔时间太长才喂哺,乳房也会因此变硬,此时婴儿比较不宜含母乳头,母亲也因为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使得乳汁无法有效地排出,乳汁可能会因此而停流。•嘱产妇增加哺乳次数,防止乳房损伤,帮助指导产妇或家属掌握以下正确的处理方法:•(1)喂哺前,湿热敷乳房3~5min,随之柔和地按摩、拍打乳房数次,手以C形握住乳房,先往胸壁压,再以大拇指或示指压住乳晕,挤出部分乳汁使乳晕软化,以便使婴儿正确地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使婴儿充分有效地吸吮。•(2)喂哺时,先喂奶胀明显的一侧,因为饥饿的婴儿吸吮力最强,利于吸通乳腺管。当婴儿不能有效地吸吮或婴儿一点都不肯吸奶时,要帮助母亲将乳汁挤出,可以将挤出的乳汁用杯子喂婴儿。如果乳房很痛,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使乳房舒服至肿胀消失为止。另外还可用一盆湿热水放在膝盖上,再将上身弯至膝盖,让乳房泡在脸盆里,轻轻地摇晃乳房,借着重力可使乳汁比较容易流出来。•(3)哺乳的同时按摩乳房利于淤积乳汁的排出。•(4)吸吮一侧乳房时,另一侧乳房下可置一小杯接住流出的乳汁,勿人为阻塞该侧乳汁的流出,以减轻其乳胀感。•(5)哺乳时频繁地哺乳将乳汁排空,如婴儿未吸空,喂哺后可挤出两侧乳房剩余的乳汁。•预防使婴儿尽早吸吮,在出生2h内开始哺喂母乳,可让婴儿及早吸到初乳,同时也可使喷乳反射早点产生,而使乳汁分泌增多。且勤哺喂(约每2~3h1次),以吸出乳汁,可使乳腺管通畅,较不易发生奶胀。中医治疗•可先从调节内分泌、调补气血等方面入手,可适当的使用一些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哺乳期乳腺增生怎么治疗应参考病人实际的情况,大多数人通过缓解精神压力,改善饮食习惯等都可以促进恢复,也不需要特殊治疗西药治疗•由于目前对哺乳期乳腺增生的发病机理和原因尚没有确切的了解,所以西医对于哺乳期乳腺增生的治疗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但往往也会带来一定得副作用。西医中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藉以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手术治疗•不建议哺乳期乳腺增生患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