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指南解读(2017)2020/3/251概述4术后管理2术前准备与管理3术中麻醉管理一、概述1.性质: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肿瘤2.发生率: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2%~0.6%3.分布:•单发约90%多发10%•单侧约90%双侧10%•良性约90%恶性10%•家族性约10%~20%•儿童约10%一、概述4.临床表现:①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85%以上②代谢紊乱③三联征头痛(70%~90%)大汗(55%~75%)心悸(50%~70%)5.治疗:手术切除肿瘤目前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一线方案一、概述6.风险:①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②高血压危象③恶性心律失常④多器官功能衰竭提倡:多学科协作、科学合理的围术期管理、降低死亡率二、术前准备与管理(一)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细胞比容(Hct)、血糖2.儿茶酚胺相关检查(定性)首选:24h尿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其次:血或尿儿茶酚胺测定(判断类型)二、术前准备与管理(一)术前检查3.影像学检查(1)胸腹腔和盆腔CT(2)123碘-间碘苄胍(123I-MIBG)显像,帮助发现肾上腺外、多发或复发肿瘤(3)特殊检查•超声心动图•血浆脑钠尿肽(BNP)•肌钙蛋白•疑多发内分泌腺肿瘤,查甲状腺、甲状旁腺超声及功能检查二、术前准备与管理(二)药物及饮食准备术前每日行2次卧立位血压和心率监测目标:血压:坐位应低于120/80mmHg立位收缩压高于90mmHg心率:坐位为60~70次/min立位为70~80次/min二、术前准备与管理1.术前药物准备联合应用α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方法。(1)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术前14日开始首选酚苄明,长效、非特异性•初始剂量为10mg/次,1~2次/d•后每2~3日增加10~20mg/d•终剂量20~100mg/d其他:哌唑嗪、特拉唑嗪及乌拉地尔。副作用:体位低血压、鼻塞及心动过速等二、术前准备与管理(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至少3d~4d后用,避免诱发心衰、肺水肿。(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补充方案)(4)甲基酪氨酸机制:竞争酪氨酸羟化酶,其抑制儿茶酚胺合成术前2~3日开始使用起始量为250mg,每日4次,后逐渐加量,最大剂量4g/d。二、术前准备与管理2.高钠饮食•推荐在使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第2~3日后开始高钠饮食(>5000mg/d)•减轻体位低血压•恢复血管内容量•充血性心衰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二、术前准备与管理3.肿瘤切除前避免使用的药物和食物(1)引起儿茶酚胺释放的药物激素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精神病药、止吐药、组胺、肌松药(琥珀酰胆碱等)(2)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酪胺的食物:巧克力、酒、熏肉、酸奶、花生、豆类、李子、菠萝、香蕉、茄子等二、术前准备与管理(三)预康复策略基于ERAS而提出的术前管理新策略,目前最常用三联预康复方案。运动疗法为基础、营养支持、心理干预。1.运动疗法:核心是有效、安全和个体化•术前4~8周开始,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运动总时间大于50min•内容: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嗜铬细胞瘤患者忌剧烈运动二、术前准备与管理2.营养干预•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建议患者每日摄入1.2g/kg蛋白•有利于改善高代谢状态、恢复血管内容量3.心理干预•心减轻术前焦虑和抑郁水平•心理医师提供二、术前准备与管理(四)术前访视1.肿瘤相关评估•关注肿瘤分泌的激素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2.靶器官受累情况的评估•心血管系统•肾脏•脑二、术前准备与管理3.术前准备评估准备充分的标准:(1)血压和心率达标,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坐位应低于120/80mmHg立位收缩压高于90mmHg坐位60~70次/min立位70~80次/min(2)心电图无ST-T段改变,室性期前收缩<1次/5min;(3)血管扩张,血容量恢复,Hct降低,体重增加等(4)高代谢、糖代谢异常改善血压心率三、术中麻醉管理(一)麻醉方法的选择1.椎管内麻醉或全麻、或联合2.全麻药物的选择•优先考虑七氟烷•地氟烷可能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建议避免应用。•静脉镇静药物推荐丙泊酚•对低血容量或心功能不全,应用依托咪酯•阿片类药物•肌肉松弛剂三、术中麻醉管理(二)术中监测•ASA标准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以及体温•有创动脉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