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四个意识,做好信访工作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群众信访量持续上升,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非正常上访现象比较突出。针对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形势,县委群工部(信访局)抓住全县开展“两围绕、两转变”活动这个契机,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总目标,要求全局上下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扎实做好信访工作。一、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及时为民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前我县群众上访的原因很多,大都是因为企事业单位改制遗留、土地储备、拆迁安置、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涉法涉诉等问题,由于少数基层干部处事不公,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然后造成上访、重访、缠访乃至非法上访,因访积怨,继而产生敌对情绪,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现象。牢固树立宗旨意识,首先要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切实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我们工作的标准。第二,要带着责任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认真负责地处理好每一次来访、每一件来信。对上访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要按照法律政策的规定,想方设法协调解决;对不符合政策和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好宣传解释和教育疏导工作,确保他们反映的问题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办,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第三,要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谐因素。要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建立和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四位一体信访网络。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确保信访群众的诉求能及时地通畅上达;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重点要协调好几个特殊群体涉事单位的关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1页共4页二、牢固树立“为党分忧”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指示精神,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切实承担起造福一方百姓、维护一方平安的重大责任。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集中化解一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要按照《关于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的要求,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针对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问题,年底前将集中化解一大批涉及本地区本单位稳定的信访积案,努力做到息诉罢访、案结事了。二是要继续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切实把一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镇、办和社区每月都要进行一次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对没有解决的案件要按照案件处理的时限迅速督促落实到位,对新排查的案件要分门别类按照管理权限及时交办。要全力以赴做好“国庆”节期间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营造和谐、稳定、喜庆的社会环境。三是要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着力开展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化解不和谐因素的“四访促和谐”活动。继续实行区“四大家”领导每周一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扎实开展书记大接访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开门接访的同时,经常性地进行约访、下访和回访信访群众,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的合理诉求。四是要以“事要解决”为目的,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加大推动解决问题的力度,及时处理初信初访,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办结率,坚决防止和纠正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处理不及时而形成的重信重访,促进信访事项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及时得到解决和化解;要加大对重点时段、敏感时期信访事项的预防和化解力度,及时对各类信访事项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工作预案,有针对性地做好稳定工作;要加大对群众信访的接待和处理力度,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三、牢固树立“服务中心”的大局意识,及时化解信访矛第2页共4页盾当前,全区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