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VIP免费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_第1页
1/21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_第2页
2/21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_第3页
3/21
专业【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目录010203目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参考案例1目录010203目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参考案例201实验原理12实验简介实验原理3实验结果图3·介绍:是通过将预测能够与miRNA结合的靶基因3’UTR序列插入载体中萤火虫荧光蛋白(fireflyluciferase)的3’UTR。·优点:蛋白不需要翻译后加工,所以一旦翻译后立即产生报告活性,检测快速;光产物具有最高的量子效率,因而非常灵敏。·应用:靶向结合关系验证01实验原理实验简介14·对象:一般用HEK-293T细胞,也可使用实验中相应的肿瘤细胞。01实验原理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原理25当我们感兴趣的miRNA和质粒中的插入序列结合后,miRNA会通过和所插入的序列结合从而抑制萤火虫荧光蛋白的翻译最终造成荧光值的下降。海肾素荧光蛋(renillaluciferase)是作为内参来去除组间的转染效率差异的。其实你也可以理解为:用荧光值来判断miRNA是否和靶基因结合。01实验原理6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3与NCmimic组比较,CELF2野生型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被miR-451显著抑制(P<0.05),而突变型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miR-451能特异结合CELF2-3'UTR并在转录后水平下调CELF2基因表达。目录0103目录实验原理参考案例02实验步骤702实验步骤12大致流程重点步骤3注意事项8构建含调控元件序列的荧光酶报告基因载体筛选阳性克隆,测序提取重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宿主细胞检测报告基因荧光强度大致流程102实验步骤9重点步骤202实验步骤101构建载体2共转染3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分别构建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以及与目标分子结合位点突变的突变体。将两种报告质粒、过表达质粒以及阴性对照质粒分别共转染至细胞中,转染24h后裂解细胞,12000rpm离心1min,收集上清。每个细胞样品中加入100μL萤火虫荧光素酶工作液检测萤火虫荧光素,加入100μL海肾荧光素酶工作液检测海肾荧光素酶,实验重复3次。载体萤火虫荧光素酶建议选取pGL-3或pGL-4的载体或自己构建相应的载体。海肾荧光素酶建议选取phRL-TK或pGL-4代载体或自己构建相应的载体。载体比例根据实验具体情况调整。细胞反应细胞培养时间不宜过长,12-36h内最好;长时间培养后,细胞难裂解。双荧光素酶反应体积:20ul(细胞裂解产物)-100ul(萤火虫荧光素酶底物)-100ul(海肾荧光素酶底物),底物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一定要保证底物过量,不然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大的偏差。注意事项302实验步骤11目录0102目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03参考案例1203参考案例12案例一案例二1303参考案例案例一114分别构建靶基因CADM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以及与miR-XX结合位点突变的突变体:PGLO-CADM1WT和PGLO-CADM1MUT。将两种报告质粒与过表达质粒miR-XXmimic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共转染至肝癌细胞Huh7中,转染24h后裂解细胞,12000rpm离心1min,收集上清。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Dual-Luciferase®ReporterAssaySystem,E1910,Promega)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每个细胞样品中加入100μL萤火虫荧光素酶工作液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lylueiferase),加入100μL海肾荧光素酶工作液检测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lueiferase),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与海肾荧光素酶作为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重复3次。03参考案例案例一115分别构建靶基因CADM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以及与miR-XX结合位点突变的突变体:PGLO-CADM1WT和PGLO-CADM1MUT。将两种报告质粒与过表达质粒miR-XXmimic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共转染至肝癌细胞Huh7中,转染24h后裂解细胞,12000rpm离心1min,收集上清。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Dual-Luciferase®ReporterAssaySystem,E1910,Promega)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每个细胞样品中加入100μL萤火虫荧光素酶工作液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lylueiferase),加入100μL海肾荧光素酶工作液检测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lueiferase),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与海肾荧光素酶作为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重复3次。Step1:构建载体03参考案例案例一116分别构建靶基因CADM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以及与miR-XX结合位点突变的突变体:PGLO-CADM1WT和PGLO-CADM1MUT。将两种报告质粒与过表达质粒mi...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