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另染一枝花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临朐县城关街道衡里炉小学 2009 年 3 月 2 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另染一枝花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临朐县城关街道衡里炉小学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一门实践性课程。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即如“东篱”之于“南山”,东篱花艳则愈显南山之青翠。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草案)颁布以来,我校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开设了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的“绿化苗木的培植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目前,我校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设置 1、课程资源的开发条件与课程内容选择 首先,我校是县级园林化学校,校内栽植的绿化苗木多达3 0 余种,植物资源丰富。其次,我校地处农村,村里许多业户辟有绿化苗圃,其中不乏苗木繁育的行家里手;再者,我校的教师多数来自农村,具有一定的劳动生产经验和技能。因此,我校因地因势制宜,与两名苗木繁育专业人员联合开辟了苗木繁育基地,为学生观察、研究、管理苗木和学习、实践苗木的种植、修剪、嫁接、防治病虫害等劳动技术提供了场所,并结合我校拥有的师资力量确定以 “绿化苗木的培植与管理”作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技术启蒙教育,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与实践能力。 2 、课程开设的标准与分年级课程内容的选择: 按照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 — 6 年级)》(草案)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在3 、 4 年级每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 课时,在5 、 6 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 课时,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展有时连堂,有时单堂。在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安排上3 、 4 年级主要是观察、认识身边的植物及生长习性,学习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实践灌溉、松土、除草等简单的劳动技术;5 、 6 年级则在3 、 4 年级的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实践苗木的种植、移栽、修剪、嫁接与病虫害防治等劳动技术。通 3 过课程的开展,基本掌握绿化苗木的培植与管理的技术要领和基本技能。 3 、学校依据课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