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精品医学课件VIP免费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精品医学课件_第1页
1/30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精品医学课件_第2页
2/30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精品医学课件_第3页
3/30
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诊断脑脊液循环模式图正中孔(Magendie孔)外侧孔(Luschka孔)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面及MRI图经透明隔得横断面及MRI图经室间孔的横断面及MRI图经内耳道的横断面及MRI图经正中矢状面的MRI图脑肿瘤影像定位where?定性what?分析思路肿瘤本身征象:部位密度/信号坏死囊变钙化出血强化程度及方式肿瘤周边征象:脑组织推移/侵犯瘤周水肿占位效应其他继发征象患者年龄、性别颅内脑内肿瘤胶质瘤(Glioma)•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室管膜瘤(Ependymoma)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脑转移瘤(Metastasis)1.1颅内脑内肿瘤-胶质瘤-室管膜瘤缓慢生长的,儿童、青年人肿瘤占CNS肿瘤3-9%,儿童脑肿瘤的6-12%无性别差异幕下:四脑室,常见于儿童,6-8y幕上:可常见于脑室外,青年,18-24y临床表现常有头痛、呕心、呕吐、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本身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在位置癫痫和颅高压常出现,颅高压为主要症状中等恶性程度,可转移,但几率低于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CT、MR征象:平扫:混杂密度/信号,部分钙化和出血。钙化常见,见于40-80%的病例呈小片或大块状;MRI呈等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增强: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无强化,常有脑积水“可塑形”的肿瘤从四脑室突入CPA、小脑延髓池可塑形,也称“浇注”形生长小脑延髓池CPAM,16Y室管膜瘤M,7y四脑室室管膜瘤F,32Y右侧脑室三角区室管膜瘤诊断要点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颅高压及定位体征不定多位于第四脑室,亦可见于侧脑室,第三脑室和脑实质内CT平扫肿瘤为等/高密度,散在小密度区和点状钙化,多有强化。小儿及青少年脑实质内的肿瘤易发生大的囊变和钙化MRI显示肿瘤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亦有囊变,不均匀强化鉴别诊断第四脑室室管膜肿瘤: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第三脑室室管膜肿瘤:松果体瘤、星形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侧脑室室管膜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大脑半球室管膜肿瘤:星形细胞瘤、转移瘤1.2颅内脑内肿瘤-髓母细胞瘤临床表现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小脑蚓部,易突入第四脑室多见于男性儿童,起病急,病程短,多在三个月内死亡成年人多见于小脑半球,生长迅速,易发生脑脊液转移常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颅高压体征,神经根受刺激引起斜颈影像特点:圆形,致密,后颅凹中线肿块约8O%的儿童髓母细胞瘤发生在中线,而成年人髓母细胞瘤常发生在偏离中线区或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CT、MR征象:CT:稍高密度,较均质,钙化少见,少见低密度或囊变MR:均质,等/长T1,等T2信号(可见微囊),DWI弥散受限第四脑室向前推移/包绕肿块肿瘤,周围常有新月形脑脊液残留,主要位于其前上方而绝不位于其后方,此征象在室管膜瘤及脑干胶质瘤不会出现轻~中度、明显均匀强化伴周围低信号环50%病例发现时已经沿CSF播散(播散或复发肿瘤可以不强化)脑积水诊断与鉴别诊断儿童颅后窝中线区实体性肿块,增强检查有明显均一强化,多为髓母细胞瘤需与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鉴别CT平扫密度髓母细胞瘤等或稍高等或稍低等或稍高轻或中等小少见室管膜瘤稍低低高不均匀多而大常见脉络丛乳头状瘤等或稍高中等中等均匀明显极少少见星形细胞瘤稍低低高结节大囊少见T1WI信号T2WI信号增强检查囊变钙化髓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精品医学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