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除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韩旭进 刘璐 ( 《长钢纵横》2 0 0 8 年第 3 期 总第 5 8 期 ) 【关闭】【回页首】 我国炼钢转炉现有500余座,2006年,中国钢产量达到41878.2万吨(不含台湾省),其中转炉钢占85%以上。所以,炼钢转炉除尘工艺、设备的先进与否,制约吨钢能耗的进一步降低,也决定烟尘的总排放量。转炉除尘工艺直接决定着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能否很好的实施。下面简单介绍我国转炉除尘的现状,国内常用工艺流程,重点是讨论几种除尘工艺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一、炼钢转炉烟气特点 在转炉吹炼过程中,转炉中产生约1450℃的高温废气,主要成分是CO、O2、CO2、N2和SO2,CO含量可高达80%以上。含有大量的粉尘,含尘浓度可达150-200g/Nm3,吨钢可产生10~30kg粉尘。所以转炉烟气具有高温、有毒、易燃易爆、含尘量高等特点。同时转炉烟气又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具有潜热、显热等大量能量,烟气中的粉尘也含有50%以上的全铁,可以循环利用。 转炉炼钢是间歇式生产,所以转炉烟气的生产也是间断的,使得烟气处理控制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二、目前常见处理工艺 炼钢转炉烟气除尘分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是OG湿法除尘工艺和L—T干法除尘工艺。 (一)OG湿法除尘工艺 最具代表性的是“双文程式”的工艺流程,简称OG法,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转炉都采用这种方法。该流程是:转炉烟气经罩裙、Ⅰ至Ⅳ段汽化冷却烟道冷却之后,由1600℃降至800℃左右,然后进一文、二文进一步降温并除尘,再经诱引离心风机到三通切换阀,煤气合格的进入回收系统,达不到煤气回收要求的烟气进入放散塔点火排放。 OG系统根据文氏管的原理知道文氏管是靠喉口处高速气流使喷入的水二次雾化,以增大水滴的表面积,捕捉更多的粉尘,这种原理使文氏管阻损很大。因而系统存在着阻力大、用水量大、净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造成水、电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并且系统经常采用的折板式水雾分离器、丝网脱水器等脱水设备效果不理想、易堵塞,造成风机故障率高;粉尘排放率超标。 “OG” 流程的优点是安全可靠,系统比较简单,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 1、一文、二文需要的除尘水量很大。 2、蒸汽和湿粉尘粘结到引风机叶片,造成转子不平衡,引起风机震动损坏,故障率高,影响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3、系统易结垢,导致除尘能力下降,集尘效果和净化效果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