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塘村三农调研报告摘要。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应对三农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此次调研的育塘村,三农问题较为突出,暨需要解决。调研对象:农民及村委书记调查方法: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调查基本情况介绍。大安乡育塘村是一个相对贫穷,比较落后的村庄。农民收入呈两极分化趋势,农业发展极不平衡,农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稀少,农村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外出经商和打工人多,在家务农人少。但近年来,乡村道路逐渐修建,农民迁入城市增多。调研结果。育塘村较十年前有较大改变,但农民的幸福指数还不高,农村发展还比较缓慢,基础设施还有待提高。一、农村土地问题该如何解决。新生农民为何得不到土地。2003年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为了稳定人地关系,在条文中贯彻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思想,某些农民未获得集体土地经营权,其子女也无法获得集体土地经营权。在当今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太健全的前提下,土地既是农民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同时也是农民最后的保障,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土地承包政策的长期不变和稳定人地关系的思想,造成了对新增人口应有权益的剥夺,不利于农村和谐稳定和改革发展。土地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加快土地1制度的改革,各级部门应严格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在新一轮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村一级要自觉坚持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不得,原已由村委会私下登记为大队所有的,应予公开纠正,以保证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进行。对于《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土地承包年限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年限,这给“土地承包经营第1页共4页权确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农民对承包地的面积、质量、区位的要求越多,矛盾越多、难度越大;期限越短则矛盾越小、难度小。在我看来,在新的法律未出台前,仍应以《承包法》为依归,即以《承包法》实施的2003年1月1日为起点,30年不变。30年到期以后,“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已进入后期阶段,人们自有解决土地制度的智慧。二、农村基础政权问题该如何解决。村干部如何取信于民。当前农村基础政权面1曾钦茂、19970805、男、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专业、20XX41738307临诸多问题,如执政能力弱化,形式主义泛滥、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干部作风漂浮、不作为和乱作为并存等等。这样的现象,在育塘村也并不少见。但这些问题都是表面问题,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最严重、最危险的问题是信任危机。作为人民政权一部分的农村基层政权正在“失去人民”这绝不是信口开河或危言耸听。在调查中,常听见村干部抱怨农民工作不好做,也听见农民对村干部表示不满,农村基层政权与农民之间的不信任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已经让农村基层政权在工作中付出了代价,并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埋下隐患,给党的执政基础带来风险。如何应对这些危机,这需要我们广大的干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人民之所想,做人民之想做,为人民干实事,为百姓谋福祉。不要大搞形式主义,光打雷不下雨或雷声大雨点小。其次,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百姓才会相信你,只有在人民的信任与支持下,农村政权才能建设好。三、农业也涌现诸多问题,在只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的育塘村,农民应如何提高收入呢。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呢。当前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多,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农村许多良田荒废,双季稻也变成了单季稻,经济作物也比较少,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呢。首先我认为在当前农村人口较少的情况下,个体户可以承包许多荒废的良田实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操作,引进优良稻种及先进的管理模式,借鉴那些富裕起来村子的经验,村干部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及能力。同时农民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实第2页共4页行自主创业。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助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国家于2006年取消农业税,国家还实行农业的补贴政策,尽量或全面避免对三农征税,这给新农村建设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