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教学查房•1.病历简介•2.定义•3.诱因及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5.辅助检查•6.治疗要点•7.护理诊断•8.护理措施•9.健康教育病历简介1.一般情况:钟X,女,14岁2.病史:1)主诉:以“头晕,腹痛15小时,昏迷4小时”入院2)15小时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诉有腹痛,为脐周疼痛,自觉胸闷,无发热、呕吐、抽搐、头疼、眩晕、肢体瘫痪的症状,当地诊所给予输注“清开灵、葡萄糖”等药物治疗(具体不详),输液期间患儿精神差,嗜睡状,唤醒后诉口渴,小便正常,症状无改善,4小时前就诊于我院,即出现昏迷,无法唤醒,行肝、胆、胰、脾、双肾及输尿管、膀胱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行头颅CT未见异常,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急来我科,以“意识障碍昏迷待查”收入。3.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昏迷状,压眶无反应。心率105次/分,体温不升,呼吸26次/分,血压107/62mmHg,四肢末梢凉。瞳孔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不明显。深大呼吸,有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服软,壁反射未引出。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定义由于胰岛素不足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诱因•急性感染•胃肠疾病(呕吐、腹泻等)•创伤,手术•胰岛素不适当的减量或者突然中断治疗•CSII使用不当或发生故障•精神应激•有时可无明显诱因发病机制激素异常胰岛素水平降低(绝对或者相对)拮抗激素增加(绝对或者相对)代谢紊乱•严重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多脏器病变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症状加重•糖尿病症状加重烦渴、尿量增多、疲倦乏力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饮水后也可出现呕吐•呼吸系统症状酸中毒时呼吸深而快,呈Kussmonl呼吸,可有颜面潮红或唇呈樱桃红色。呼出气体中可能有丙酮味(烂苹果味)•神志症状有明显个体差异,早期感头晕,头疼、精神萎靡。健5出现嗜睡、烦躁、迟钝、腱反射消失,甚至昏迷。•其他广泛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偶有反跳痛,常被误诊为急腹症。可因脱水而出现屈光不正。•脱水症状脱水量超过体重5%时,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等。如脱水量达到体重15%以上,由于血容量减少,出现循环衰竭、心率快、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特殊症状腹痛(特别是儿童)低热白细胞升高实验室检查•血糖明显升高(多在16.7mmol/L以上)•血象升高•HCO3下降•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血酮体定性强阳性,定量>5mmol/L•电解质紊乱•血钾或血钠:正常、升高或降低诊断标准•高血糖(血糖>13.9mmol/L)•酮症•酸中毒(PH<7.3,HCO3<15mEq/L)治疗原则•及时•合理•个体化治疗•大量补液•小剂量(速效)胰岛素•适度补碱(PH<7.1)•高度重视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感染•注重诱发和并发症的处理诱发病和并发症的处理•休克•严重感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衰竭•脑水肿•胃肠道护理1、基础护理:立即协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注意保暖,积极预防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及压疮。2、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用于输入胰岛素,另一条用于大量补液,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3、合理安排补液量、速度和顺序:通常首先使用NS,补液总量按原体重10%估计,开始时补液速度应较快。对年老、有心脏病变者,应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当血糖降至13.9mmol/L左右时改用5%GS。4、及时正确使用胰岛素:采用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方案(0.1u/h/Kg),以血糖下降速度一般每小时降低3.9-6.1mmol/L为宜。根据血糖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滴速。5、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根据血钾、心电图、尿量(>40ml/h)等,掌握补钾的时间及量,做到见尿补钾,点滴速度不宜过快,浓度不得大于3%,切忌靜推,不得渗出血管外;轻症者补液及胰岛素等治疗后,酸中毒可逐渐得到纠正,不必补碱,当血PH低至7.1-7.0时才给适量碳酸氢钠。6、鼓励患者饮水:不能主动饮水者,可通过胃管补充温开水,以后根据血液电解质检查结果,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