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明星化是学术的普及的捷径 观点1 历史不拒绝普及 易 中 天 凭 借 三 寸 不 烂 之 舌 , 把 个 《 三 国 》 讲 得 天 花 乱 坠 , 一 支 “易 粉”队伍也随之 形成, 而且大多是青年人。青年人爱着迷, 时下的中 国 青年似乎更爱着迷。迷歌星、迷球星、迷影星, 迷来迷去, 迷的都是借 传媒出头露脸的人物。易 中 天 也正是借 助央视的强势传播,才得 如日中 天 的。与别的“粉丝”不 同的是,“易 粉”们迷的却是学问, 而且是他们一 向敬而远之 的史学, 这实在是件稀罕事。不 管易 中 天 采用了什么方式, 插科打诨也罢, 玩噱头也罢, 对缺乏传统文化滋养的当代青年来说, 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是雪中 送炭 。 去年, 笔 者 在某 重 点 高 中 代语 文, 讲 到 《 失 街 亭 》 一 课 , 问讲 台 下的莘 莘 学子 :“同学们看 过 《 三 国 演 义 》 吗 ? ”哄 然 而答 曰 :“看 过 !”继 而七 嘴 八 舌 补 充 道 :“在电 视上 看 过 !”再 问:“有 看 过 原 著 的吗 ? ”拭 目 以 待 , 只 看 到 孤 零 零 一 只 手 举 起 。又 问:“为 什么连 《 三 国演 义 》 也没 看 过 ? ”回 答 乱 纷 纷 , 有 说看 不 懂 的, 有 说没 时间 的。笔 者 先 是惊 讶 , 继 而一 想 ,如今 的中 学生 负 担 太 重 , 学英 语 比 学汉 语 用的工 夫 都大, 对必 读 的古 典 名 著 也只 能心 向往 之了。至 于 二 十 四 史之 一 的《 三 国 志 》, 不 但 绝 大多数 青年人没 读 过 , 中 老 年人读 过 的又 有 几个 ? 这不 能抱 怨 大家 , 因 为 这些 史著 太 深 奥 了, 距 离 现 实生 活 也太 远了。那 就 不 得 已 而求 其次 , 听 人讲 《 三 国 》 吧 。听 人讲 和 自 己 读 当然 是两 码 事, 但 听 了总 比 没 听 强得 多, 不 但 对三国 史会 有 一 个 大致 的了解 , 同样 还 能汲 取 到 历 史的养料 , 激 起 对史学的兴 趣 。 易 先 生 讲 《 三 国 》, 自 我 标 榜 曰 “品 读 ”, 这是对的, 因 为 他的确 是在深 入 浅 出有 滋有 味地 解 读 。普 及 史学知 识 的途 ...